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绥宁:精准监督托起产业扶贫“致富果”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2-15 15:58 来源:三湘风纪网

  11月17日,在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梅口村,只见黄橙橙的红心柚挂满枝头,在阳光里反射着甜蜜诱人的光芒。该村贫困户、果木种养合作社法人代表李永红每天都拿着剪刀剪下一批红心柚,装车销售出去。“今年是我种红心柚的第三年,也是开始挂果的第一年,我相信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李永红说起红心柚种植的始末,道出了“廉洁也是生产力”的故事。

  2019年,绥宁县按照“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三边”零星种植油茶、乡镇自主产业、乡镇重点扶贫产业、村级重点扶贫产业等四种模式。2020年,围绕扶贫资金“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绥宁县纪委监委前移监督关口,从财政、审计、扶贫办抽调10名工作人员,组成3个清查小组,对到村产业扶贫、农村公路、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资金使用和管理开展专项清理,紧盯扶贫政策执行、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环节等工作,严查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问题。据了解,今年以来,绥宁县共清理村账资金1.8亿元, 结合“一季一专题”9个专题治理,梳理扶贫领域11个方面68个具体问题,且已全部整改到位。

  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怎么监督的问题,梅口村健全完善《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财务监管制度》等制度措施,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惠农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同时公开每一笔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让群众明白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从源头上遏制扶贫资金“跑冒滴漏”,为产业扶贫项目保驾护航。

  有了公开栏上“白纸黑字”,梅口村产业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发展了红心柚60亩、莲子100亩、吴茱萸30亩。“现在村里的每一笔账我们也都清楚,村里的合作社不再是个空壳子,像我在的凰彰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做的是干莲子,每年能有三万多元的收入,这样下去,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村民邓泽云笑着说道。

  梅口村最早引进红心柚种植的贫困户李永红就这样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他于2018年开始种植红心柚,今年2月,村里同他签订合作协议,产业扶贫资金作为首期投入用做流转土地、购买新苗及人工工资,他的红心柚从原来的3亩到今年的10亩,明年打算将红心柚产业规模扩大到50亩。“今年是红心柚第一年挂果,产量大概是6000多斤,加上在基地喂的200多只鸡,今年的收入差不多得有6万元。”李永红对越来越红火的日子充满了信心。(绥宁县纪委监委 李叶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