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督促落实防返贫措施 促进脱贫人口稳步增收

9月以来,张家界市纪委监委坚决落实省纪委监委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清单的要求,扎实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职责,特别是疫情结束后,聚焦防返贫致贫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全市各区县、乡镇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步提高脱贫人口收入。
一、深入一线督查,强化问题整改。市纪委监委主动出击,会同市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改工作,对全市有农村人口的乡镇(街道)、村居和各级相关行业部门,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等四大方面20项内容,着力发现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发现581个问题(其中行业问题105个、村级问题48个、到户问题428个)。市纪委监委采取“一单四制”(问题清单、台账制、交办制、销号制、通报制),压紧压实各区县、有关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力推动问题整改,扎实做好问题排查的“后半篇文章”。目前,本次排查发现的581个突出问题已整改到位526个,整改到位率为90.5%,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要求各责任单位在10月底前实现动态清零。坚持举一反三,对新发现符合防返贫监测条件拟纳入对象的109户338人,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及时纳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帮扶工作。
二、聚焦稳定就业,推动复工复产。市纪委监委紧紧扭住稳定就业这个重点,督促市人社局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扩大就业的十条措施》,为加大脱贫人后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工作力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市、区县纪委监委应对疫情影响,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规范加大就业帮扶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将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积极鼓励区域内合作社、车间、基地积极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和鼓励乡村两级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年度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0.4715万人、同比2020年度完成101.47%,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务工就业708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401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就业5338人。234个扶贫项目企业有序复产率100%,解决就业7569人,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206人。全市80家就业帮扶车间、42家就业帮扶基地均已复工复产。
三、坚持多措并举,推动稳步增收。疫情结束后,市、区县纪委监委督促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居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秋粮抢收,谋划秋冬种生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短、平、快”种养业,加强技术指导。据统计,全市投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4.34亿元,促进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全市96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75.97亿元;885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人数626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7.89亿元。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充分挖掘脱贫户、边缘户发展生产的贷款需求,不断提高贷款获得便利性,切实做到“能贷尽贷”,目前已发放小额贷款1345笔,13.66亿元。积极组织消费帮扶行动,动员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业合作社有效对接,鼓励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和社会各界加大扶贫农产品采购力度,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到重点帮扶村、示范创建村、脱贫村以及市级消费扶贫生活馆、市县消费扶贫专柜专区购买扶贫农产品。今年全市已消费帮扶5.7亿元,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消费帮扶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546元,同比增长13.8%。(张家界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