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期待株洲县千名干部驻村组带出工作新气象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0 来源:红网论坛

  从4月下旬至5月下旬,湖南省株洲县集中1个月时间,抽派1031名机关干部进驻该县332个建制村,集中推行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为期一个月的驻村时间内,所有工作队员均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并由所在乡镇党委对每个工作组的工作成效进行逐项验收。(《株洲日报》5月3日1版)
  株洲县千名干部驻村组,是该县县委了解下情,解决难题的重要举措,凸显该县改进作风,促进发展的决心! 为政之要在于“通下情”。清人金庸斋《居官必览》云:“为政,通下情为急”,“天下大虑,惟下情不通为可虑。昔人所谓下有危亡之势,而上不知是也。”执政者倘下情不“通”,就不能及时察觉、了解、掌握、处理和化解基层的矛盾,甚至会使矛盾积聚和发展,形成社会危机。
  求“通下情”,对老百姓的话能不能听进去,关键在于是否“虚心”。古时的政治家认为,“官府政事繁多,下情阻隔,全在虚心体察。倘任其聪明,恃其刚介,挟其意气,种种皆能枉人”;“是以居大位而不虚心,则事坏;从政不虚心,则政坏”。
  由此可见,若自视地位高于人,才识高于人,习惯于自以为是,就很难低首下心,勤学好问。此乃为政之大忌。换言之,为政者切不可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应当虚心向老百姓学习,向群众求教。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求“周知民隐”,体察民情,为民谋利。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株洲县千名干部驻村组,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这是落实中央精神的有效举措,更是“通下情,解难题”的好办法。希望该县党员干部“驻村”不是短期行动,而应以此为契机,走出高楼深院,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群众求教,力求“民隐上通”,政通人和,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吴志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