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领导干部要理性对待“嗜好”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0 来源:炎陵县纪委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许多人都有嗜好:或嗜吃喝,或嗜穿戴,或嗜字画、古玩、奇石、根雕、钓鱼……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良好的嗜好,既能愉悦人们的精神,又能营造多彩的生活,不失为一件乐事,且大部分人嗜好在业余时间进行,并不影响正常工作。
  然而,当我们综观 “腐败风云榜”,却不难发现:因没有理性管好自己的嗜好,或由于不当嗜好而败德坏纲,或由于入魔嗜好而萎靡丧志,也有嗜好虽高雅却被“煮蛙专家”使出相应的招数,陷入了“风雅陷阱”。原普陀区“麻将区长”蔡志强,在金某公司中标之后的牌局中,每次准会赢数万;不贪财色、百攻不破的原厦门市海关接培勇被赖昌星几张画拖下水;台州“作家局长”刘长春被徐某几幅名家墨迹引入人生的谷底;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叶钢在两盆兰花前开始慢慢地迷惑了前途;胡长清嗜好给人题字,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江省海宁市原副市长马继国不抽烟、不喝酒、不好色,只是对名人字画、古玩、瓷器情有独钟,宋某投其所好送给他17万元的名人字画后,宋某175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就免了……许多领导干部因“嗜”被人所用,因“嗜”被人所牵,因“嗜”而贪,最后因“嗜”而堕落直到毁灭了前程甚至生命,前车之鉴,不可不慎。
嗜好对普通人来说,仅仅是个人小事,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得格外小心了。领导干部身居要位,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嗜好、享受嗜好,也一定有人会投你所好。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一方面,领导干部的嗜好给一些人留下了一条可叮的“缝”。一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潜心研究领导的嗜好,然后对“好”下药,你嗜吃喝,就每天约你去推杯换盏;你好财,就送你金银珠宝;你好色,就让你“天天做新郎”;你嗜闲聊,就有人投之以巧言令色;你嗜豪赌,就有人奉上万千钱财。保证有的放矢、箭无虚发,使一个个领导心甘情愿地上钩,成为他们手中的一个工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嗜好是不法分子进攻领导干部的突破口。客观地讲,有的领导本来也是比较正派清廉的,不与那些不法者为伍,对赤裸裸的金钱“进攻”还是保持警惕的,于是不法者挖空心思,寻找领导干部的嗜好,把满足其嗜好作为最好的突破口,为迎合领导干部的嗜好他们不怕千辛万苦到处探画求墨,不畏千难万险到处寻宝猎奇,不惜千金万银到处设坛布展……无微不至的服务,鞍前马后的陪护,使领导干部在不知不觉中,舒舒服服中成了“俘虏”。
  管理不良行为有法制,但管好的个人嗜好,主要靠自己。领导干部要摆脱嗜好的羁绊,避开嗜好的陷井,关键是理性对待自己的嗜好。
  一是心如明镜,谨选嗜好。选择良好的嗜好不仅可以调节情绪,强健身心,增添生活乐趣,而且能够振奋精神,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喜欢骑马、射箭,列宁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猎手,毛泽东经常以诗言志、以文会友,邓小平则爱好打桥牌换脑筋。伟人们的这些爱好,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仅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反而促成了他们事业的成功。选择个人嗜好时,要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始终有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始终保持“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品行。
  二是严于律已,慎言嗜好。要理性对待个人嗜好,就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与人谈嗜好。人们之间相互谈谈各自的嗜好,本属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作为领导干部谈论个人嗜好,恐怕就要慎之又慎了,哪些能讲哪些不能谈,什么时间地方能谈论什么时间地方不能谈论,要自己为自己把好关。要坚持“三不谈”,即下基层时不谈个人嗜好,别人需要自己帮助时不谈个人嗜好,为群众解决困难时不谈个人嗜好。在这些情况下谈个人嗜好容易被误认为是需要好处的一种暗示,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是不为物诱,抑制嗜好。要谨守嗜好防线,常思贪欲之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官的嗜好,是大肆敛财的摇钱树,也是贪官自取毁灭的加速器。要挡得住诱惑,莫让嗜好毁前程。始终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句,不让嗜好成为“软肋”,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无孔可钻。抑制嗜好,抗拒诱惑,洁身自爱,管住自己。当三陪女倚门卖笑时,你只要扬长而去,她就拿你没辙;当行贿者诡秘不安送来钱物时,你只要怒目厉声,他就会卷包而去;当亲友们想借权谋私时,你只要摇头不允,他们就会怅然而退。为了事业圆满为了个人健康成长要学会放弃,千万不要被嗜好所困,被嗜好所左右,最终为嗜好所害。
  四是接受监督,管好嗜好。领导干部要防止因自己人的被人利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向社会公开承诺,真心反对腐败,自觉接受组织,群众和家人的监督。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猪八戒十分好色,但由于上了“紧箍咒”猪八戒在唐僧的教诲和“猴哥”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监督下,最终放弃好色嗜好完成了西天取经大业,修得正果。同样,有嗜好的领导干部,也应给自己上上“紧箍咒”,自觉对照党纪国法接受监督,规范自己“八小时内”的行为,制约自己“八小时外”的嗜好,从而使自己远离不良的嗜好,更好地为社会献智尽力。(马永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