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网评:警惕官员“滞而思退”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0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目前,因“多年没有提拔”继而心理失衡“滞而思退”的现象,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导致官员腐败的潜在危机。

  党员领导干部“滞而思退”,成因复杂。从客观环境看,领导干部从政掌权的气候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对他们的评判体系也有了新的调整,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政绩观、价值观。从体制因素看,受人力资源和职位匹配矛盾的制约,容易让领导干部产生“无望”心理。从领导干部主体看,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多元思想冲击,领导干部从政的主观动机也呈多样性,特别是年龄、学历等成为制约自身升迁的因素时,“天花板”效应就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和显现出来。

  党员领导干部“滞而思退”,危害极大。不但影响了干部抓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能把领导干部的目光引向另一个极端,不惜滥用和乱用职权谋取私利享乐,最终走向腐化堕落。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的不当使用,误国误民,害人害己,损害的事业难以弥补,损毁的人生无法修复。

  防止和规避党员领导干部“滞而思退”,任务艰巨。既需要从用人体制上求变革,打破资历、破除门户、量才而用、用当其时,着眼于从更宽的范围、更广的领域选人用人,着力破解“天花板”迷局;又需要领导干部及时调适心理、校正心态,正确对待自身进退留转,多一点组织原则,少一点个人欲念,多一点安心岗位谋发展的自制力,少一点见异思迁的膨胀力,多一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业观,少一点攀比职务热衷享受的“征服欲”。

  职务可能停滞,事业不能不前。当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把心思和权力用在为群众“穷则思变”、“富而思进”上时,那些困扰部分干部的“滞而思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戴求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