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还是少一点这样的快乐好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0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笔者日前在一家牌馆门口看到一副这样的对联,上联:天不管,地不管,牌馆 。下联:你快乐,我快乐,钱落。横批:普天同乐。尽管对联写的不怎么样,但看了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引人深思。
    首先,大街小巷,偏僻山村,那不挂牌的牌馆,确实有点“天不管,地不管”,但总是座无虚席。其次,大凡到牌馆的人,都是揣着钞票,怀着快乐的心情来寻找快乐的,尽管“钱落”谁家还不得而知(当然,最大的赢家自然是牌馆),但到了牌馆就先快乐快乐再说。不知从何时起,“你赢了多少”成了熟人之间见面的问候语,一谈起“牌文化”,大伙便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一进入牌场更是乐不思蜀,废寝忘食。大佬、大款、大小官员是不屑进入牌馆的,那样有失身份,也“影响”不好,在豪华宾馆、幽居山庄,抑或漂洋过海,大沓钞票你来我往,痛快!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知足常乐,及时行乐,三五几个往牌馆一坐,吃喝拉撒等麻烦事就全交给牌馆老板了,自己专心玩牌,乐得轻松,偶尔也小有收获,痛快!还有人茶余饭后,无所事事,便呼朋唤友,来个“经济半小时”,大家凑凑热闹,交流交流经验,痛快!
笔者从不涉足牌馆,极少玩牌,也不看牌,在这“普天同乐”的时代,自然有点另类。但有时坐在书房,偶闻对面牌馆的争执声和麻将声,对玩牌,不免也有几许“另类”的沉思。
    玩牌,消磨人的意志。大凡玩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牌桌旁时间最容易过。以前玩牌是为了娱乐、消遣,不带“铜臭味”,现在玩牌的人是“消遣”和 “创收”兼具,赢了的人兴致勃勃,还想继续扩大战果,输了的人摩拳擦掌,誓必收回“山头”。牌局散了,意犹未尽。工作、学习当中,不免要想起、谈起过去的得失,期盼新的战局的开始,思想的重心逐步向“牌”转移,什么“学习提高”、“自我发展”、“创新意识”等都退居二线。
    玩牌,影响和谐。一个单位如果玩牌的人多了,办事的积极性势必要受到影响,工作勉力维持,上级交代的任务推三阻四,相互推诿,大家都生怕耽误下班后玩牌的时间。一个家庭更是如此,玩上了牌,家庭成员在家庭责任上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甚至经济都要大打折扣,因玩牌而夫妻反目、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的悲剧屡有所闻。
    玩牌,使人堕落。玩牌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一些人利用与领导玩牌的机会,变相行贿,领导心安理得地“赢”了钱,自然要运用手中的权利为输钱者解决一些问题,这样的“潜规则”就在牌桌上产生。慢慢地,赢钱的被输钱的用长线牢牢“钓”住,腐败分子由此诞生。玩牌也可能使输钱者破产,破败之人破罐破摔,为生存,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抢劫杀人,穷凶极恶,引发社会问题。
玩牌,有损政府公信力。政府官员、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因参与玩牌而影响工作和办事效率,势必对政府的整体形象有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要大打折扣,干群之间的隔阂势必增大。
    ……
    笔者认为,如果说玩牌快乐的话,还是少一点这样的快乐为好。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国大兴学习之风,创建学习型组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彻底消除满足现状、萎靡不振的消极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因安居而乐,因健康的体魄而乐,因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乐,因社会和谐发展而乐。(涟源市石马山镇中心学校 副校长  曾国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