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破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启示

据《湖南日报》载文《越是内陆地区越要发展开放型经济》,近年来,湖南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探索了一条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湖南经济如此从“面壁”到“破壁”的过程,对全国别的地区特别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应该启示颇多。
启示一:大思路决定大出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扩大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湖南地处内陆腹地、位居中部的实际情况,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缚;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的指导思想,积极倡导用世界眼光看待问题、用全球思维分析问题,认为越是内陆地区越要发展开放型经济,难能可贵。正是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才有了“任你春夏与秋冬、我只开‘门’迎东风”的坚定与从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湖南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进入“十二五”,在仍然处在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湖南决策层敏感地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并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走开放发展、后发赶超之路,让人不由产生几分敬意。
启示二:大转变激活大动力。
发展开放型经济,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惠及百姓幸福健康。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增强了接触外部事物的气量、接收外部经验的度量、接纳外部人才的容量,形成了开放崛起的共识,努力使开放型经济成为推动转方式的强大动力。
启示三:大服务营造大环境。
实践表明,正确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保驾护航作用,是实现经济尤其是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湖南高度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建立对外招商统一平台和协调机制,形成了强大的开放合力;在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务活动透明度,不断优化了开放环境。相信,只要湖南看得清、走得稳、步伐快,有湖南特色的开放之路将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启示四:大力度决定大胜利。
走开放发展之路,对于湖南这样的内陆地区而言,任务尤为艰巨。为了更好更大更快地打开湖南开放的“大门”,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思路,以尽可能的力度,争取打赢“尽可能的战争”,创造出了一条有湖南特色的开放之路。
实践证明,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健全政策优化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深度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建立平台体系促开放,目前,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工作正在由规模扩张为主向扩大规模与提高开放质量并重转变,招商引资开始从单纯的引资到择优选资、择优选技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经逐步形成,等等,这些振奋人心的“胜利”就是对大力度开放、走特色道路最好的诠释!
启示五:大开放才有大作为。
湖南省委、省政府认为,只有实行大开放,才能有大作为。实践证明,这种“开门迎客”的态度,对接踵而至的国际国内机遇,就有一种“洞若观火”的明了。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自觉树立“在开放中抓机遇”的意识,就能在开放中,紧紧抓住出现的本地内外的机遇,就能借势作为,促进发展。就能在大开放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型,激活“内动力”,加大“外驱力”,克服外向度不高等“短腿”,促进湖南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就能在大开放中,广辟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提高竞争实力,抢占发展先机,分享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以大开放促进大赶超,实现大跨越。(沈旺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