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学习李克“五察法”加强干部考察监督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1-03-27 10:56 来源:沅江市纪委
    李克曾为魏文侯相,助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后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魏文侯曾经因为相国的人选不能定夺,向李克请教。李克先是谦虚的推辞,认为自己的地位与职责不该参与相国人选的讨论与建议。在魏文侯的诚恳求教下,他让魏文侯从五个方面考察相国人选,一定不会失察。即: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段话译成白话就是说,考察官员,在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裕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举荐哪些人,贫穷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贱时看他拒绝哪些东西,这五点就足够决定人选了。
    乍一看,李克向魏文侯所说的考察相国的五个标准,与衡量社稷之臣的才能毫无关系,但魏文侯听了他的话以后,满意地说道:“先生回家去吧,我的相国已经选好了。”这说明李克的五个标准,正合了战国霸主魏文侯心目中选贤任能的标准——以贤德任人。如何才能正确的考察一个官员贤德与否?便是看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所交往的是些什么人,所作所为与所取所需是什么。因为,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是不为贫贱富贵所移的。
    当前,我们的组织部门对官员考核大多“唯政绩论英雄”,对于官员的交朋接友等私生活方面却缺乏有效考察监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官员的腐败堕落,跟身边的人是有极大的关系,这也是官员腐败窝案频发的原因。2006年9月,湖南郴州爆出原市委书记李大伦等“群蛀”案,该案涉及几十名官员以及当地政界商界158人。一个官员平时热衷于结交权贵,脱离群众,就会导致其在生活上腐化堕落,在工作中不关心民瘼民生。了解一个人,特别是关系到社稷民生的官员,就要观察他不同时期所结交的朋友,显达时所举荐的人才。这是古人选聘人才标准给我们当代人的启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