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为官须“慎权”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0 来源:芷江县纪委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更是一种“心病”,一种由腐败者心灵堕落引出的病。要治好这种“病”,需内外兼顾。治内,就是要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引导他们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经济上的清廉、生活上的清白,始终做到不义之财不要、不正之风不沾、不仁之人不交。治外,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的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我们树起严密的制度之网,让腐败者的黑手伸不出来,或者伸出来了也谋不到私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根治腐败。
    纵观历史,曾留下多少腐败官员的堕落轨迹,也留下了他们落马的惨痛教训。放眼目前,也不乏一些贪腐官员留下的劣迹,他们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致人民利益于不顾,行一己之私,严重损害了人民的感情。给中国共产党蒙羞的同时,也给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阴影。因此,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正确认识为什么当官、为谁当官、怎么当官的问题,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解决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要“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正直本色和革命气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干净净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时刻牢固树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思想防线不松、纪律红线不碰,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如果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换取私利,把权力当做情感交换的信物,必将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对待权力,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要看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是把炽热的火,权力是湍流的水,如果只看到权力的“利好消息”,忽视了风险的存在,肆无忌惮地弄权、玩权、亵渎权力,疯狂捞钱,结果必将自毁前程。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要慎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要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公道正派,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杨必华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