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涤除“红包礼金”顽疾不能靠“群体免疫”

编辑:周瑾 发表时间:2020-04-29 16:59 来源:三湘风纪网

     日前,湖南省纪委对近期查处的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其中一起是在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永州市质安监站27名干部职工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涉及中心城区32个项目,总金额6.07万元,违纪人员占该站总人数42%。市住建局分管的领导、市质安监站站长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他相关违纪人员均受到相应处理,违纪资金予以退缴。

  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时有发生,如:杭州市下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行政审批科原科长孙明标先后多次收受辖区内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和个人所送的礼金礼卡价值人民币50500元;广东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吴庆雄先后3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节日礼金共计港币15万元;湖南娄底双峰县公安局井字派出所副所长陈栋祥为庆祝自己39岁生日,收受管理辖区内部分宾馆、歌厅和企业老板及村干部5人红包礼金共2500元。

  收受礼金红包看似是一般的违纪行为,甚至有些人认为只是人情往来,真算不上“大事”,不需要“小题大作”。实则不然,其危害巨大,污染了政治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的形象,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攻克的顽瘴痼疾,需大力加以根治,须严抓严管。很多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从战战兢兢收一个小红包、一包烟开始,最后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报指出永州市质安监站27名干部职工都收受了管理服务对象的红包礼金,违纪人员占到该站总人数42%,这绝非一朝一夕一下子都被拉下水。跟病毒传染一样,先是一部分人伸出了手,感染了“红包礼金”之毒,另一些人看到这些人泰然自若,怡然自得,也就心甘情愿被传染了。如果单位领导不采取有力措施,整治收受礼金红包之风,而只是开会强调下,平时说说,实质上放任不管,期待大家自觉,从而形成“群体免疫”,杜绝违规收受红包礼金是非常可笑的。这样的结果只会一传十,十传百,让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们失去防微杜渐的强烈意识,在温水煮青蛙中打破纪法底线,最终陷入别有用心的围猎者精心布置的陷阱。

  只有深入推进治理违规收受红包礼金治理,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第一,要善于发现“病毒”。加强监督,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等高风险点。一旦发现苗头,及时遏制及处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第二,要勇于清除“病毒”。要“拿起纪律的板子”,对收受“红包礼金”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坚持严字当头、常抓不懈、露头就打。第三,要勤于提醒防范。积极紧抓教育“不放松”,“廉经”天天讲、“警钟”常常鸣,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廉洁从政。让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不存侥幸之心、不抱非份之想。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更是要以身作则,吹响“红包礼金”歼灭战的冲锋号角,释放出强烈信号坚决铲除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生存土壤,我相信“红包礼金”顽疾,终将涤除。(资阳区纪委监委 何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