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莫让不良家风成为腐败“助燃剂”

编辑:周瑾 发表时间:2020-05-25 16:37 来源:三湘风纪网

      据甘肃省纪委监委消息,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违纪违法情况通报显示,黄继宗“以权谋私,纵容妻子‘吃空饷’,竭力为‘自家生意’站台撑腰,帮助亲属经商谋利”;“自身不廉,带坏家风,其妻跋扈嚣张、颐指气使,吃空饷、做生意,收受他人钱款,是家族式腐败的典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5月20日)

  前不久,长沙市委原常委、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陈泽珲,长沙市国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陈熙,父子二人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同一天被宣布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这些接连上演的“家庭式贪腐”悲剧,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我们家风问题是关键。领导干部如果自身不正,忽视家风建设,配偶、子女就容易借机“打牌子”“提篮子”,在无畏和侥幸中一步步滑向贪腐的深渊,但最终还是逃不过被“一锅端”的命运。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纵观古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优良家风古今传承,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焦裕禄用他的一生诠释人民公仆爱民为民的情怀,留下“带头艰苦,不搞特殊”等家训,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都是在倡导优良家风。

  回顾历史,“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难以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不断有像曾纪泽、曾广均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正是曾国藩的“治家八诀”成就了曾氏一族的“清芬世守,盛德日新”。好的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己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政风民风。周恩来总理从“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到“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这十条家规为其亲属所恪守,更为世人树立了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

  家风不正,祸患不远。不良家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而腐败更是不良家风的“助燃剂”。党员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有的领导干部自身不正,配偶、子女就容易有样学样。从近年来被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来看,有不少领导干部的落马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到江苏省原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广东省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小”到 “火遍全网”的“严书记”和“保时捷女司机”的丈夫“童所长”,都印证了修身不严、齐家不正,如此“家风不正”“家门不端”不仅会害自己,也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只顾着“囤积”家产,忽视家风,家德,是逃不过“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只有一个厚德载物的家德,具有浩然正气,有格局的家风,上下齐心严守家规,励精图治的家族,才可能打破魔咒,培养出堂堂正正的下一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的家风如何,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莫让不良家风成为腐败的“助燃剂”,要让“好干部”与“好家风”形成良性互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津市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  田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