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好家风”定能涵养出“好作风”

编辑:周瑾 发表时间:2020-05-28 09:27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刊播了一则《报得三春晖》的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母亲齐心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习家历来有着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的家风。母亲齐心一直以身作则,以优秀的家风感染、教育子女们;而深受家风熏陶的习近平,也在亲身笃行着俭朴务实的作风。笔者以为“好家风”必定能涵养出好作风。

  家训体现家风,家风连着作风,好家风必定能涵养出好作风。家训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约束与引导作用,更是一个国家和谐文明的不竭精神源泉。家风家训可追溯上千年,是先贤留予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一个个有关家风家训的故事与箴言,无不承载着先辈对后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情嘱托,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美德。

  家是国之缩影,家风连着国风。家仁则国兴仁;家让则国兴让。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细胞,亦是人生认知来源的最原始之地。缺少好家风涵养的家庭,必定会释放其强大的“破坏力”;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突破口”。纵观各省落马的“老虎”与“苍蝇”,牵扯出的无不是一个个家族违纪违法的庞大“蜘蛛网”。年初,央视播出的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一集《擘画蓝图》中,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本是党的高级干部,最后却落得父子齐立案、全家被调查的惨痛结局。良好家风的缺失,必然引发病态家风,终将导致误人毁家的恶果。

  欧洲学者曾有过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文明传承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家风问题,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连着国事。中国共产党人在“赶考”路上,有关家风的故事比比皆是:周恩来的“十条家规”;谷文昌的“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张闻天从不允许子女“沾光”,至今广为传颂。

  好家风必定能涵养出好作风。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做到廉洁修身,营造好正能量的好家风,让好家风培塑出好作风,为家庭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绿色屏障,为政治生态打造一汪碧水蓝天。(桃江县纪委县监委    李胜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