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摔鸡”实则摔毁了干部形象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肇庆乡镇干部当众扑杀家禽”的视频引发关注。据了解,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于今年7月集中开展了动员村民禽畜圈养工作。由于该镇某村鸡群出现了细菌性的传染发烧,县政府特地组织防疫队研究部署了圈养工作,镇政府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视频中参与这项巡查工作的干部不问原因、不分情况,对尚未圈养的鸡直接抓住并反复摔打、最终致死的行为显然过激。就在这一抬手、一落臂的瞬间,不仅损害了农户财产利益,还伤害了群众感情。(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9.29)
干部作风的好坏对社会风气有着关键性影响和作用,也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肇庆的乡镇干部当街摔鸡的行为,显然视“摔打”这种错误方法为“良方妙计”,忽视了对客观情况的分析,看则摧毁了干部的良好作风,实则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干部的监管严了、约束多了、责任重了、“福利”少了,干部队伍的作风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部分党员干部都始终秉持着良好作风,但有的干部缺乏责任心,对工作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的干部整日沉迷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的干部干部将“为官不易”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整日叫苦连天、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干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这些姿态着实让群众看着难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改进作风,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抓起,以实打实、心贴心的举措造福于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取信于民。
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必须从严管理,重在日常、贵在有恒。既要紧盯国庆、中秋等时间节点,发现和查处“顶风违纪”的案例,又要建成科学有效的监督约束制度,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必须稳扎稳打、环环相扣、不能松懈,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要提升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下狠劲、用真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持之以恒抓实抓好作风建设,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停顿。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是一句空话,口号喊得响不如闷声做得好,少些“官架子”,多些“乡土气”,常抓长管,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才能让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持续向好发展。(江永县纪委监委 赵丽娜)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