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进退留转”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编辑:周瑾 发表时间:2021-01-19 17:41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是省市县乡村自下而上、集中换届之年,我省乡村换届工作正有序开展。近日,省委书记许达哲主持召开乡村换届工作座谈会,强调引导干部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和选举结果。(来源:湖南日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干部的进退留转是一种自然规律,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胸襟气度。张鼎丞和粟裕互让司令;一代名将徐海东三次主动“让官”;黄克诚服从组织安排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领导干部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的例子不胜枚举,成为党性党风的生动体现。

  换届过程中领导干部关心个人的“进退留转”,这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换届,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也有少数干部思想浮动,心态不稳,有的为了能在职务上“升级进档”,想着法子跑门子、托人情;有的自知“年龄过杠、提拔无望”,便当起了撞钟和尚;有的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精神不振,牢骚满腹。《围炉夜话》有言:“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这些干部之所以在“进”“退”之间纠结,说到底还是“名利”二字放不下。

  范仲淹曾经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作为一名干部也应该有这样的胸怀,“进退留转”是换届的必然结果,要摆正位置、端正心态,以人民的事业为重,以个人名利得失为轻,严守换届纪律,守住节操、守住人品官品、守住共产党员的形象,切不可心理失衡、言行失度、党性失规。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进”不争位,奋发有为。进,意味着“上升”,更进一步,证明组织对个人工作能力的认可。因此,“进”者应以更大的责任感、更强的进取心和更高的要求,奋发有为,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其次要做到“退”不气馁,心态平和。每到换届,都会有一部分干部因为年龄等原因退出领导岗位,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相关制度规定的。领导干部退岗只是政治生命中的转乘站,退岗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退岗后也可以发挥余热,对新生力量做好“传帮带”,何乐而不为?再次要做到“留”不松劲,锐意创新。干部留任,是保持领导班子稳定和工作连续性的需要。能留任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更应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清醒地认识自我,正确地把握自我,知足、自省,把的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做强。最后要做到“转”不浮躁,迎接挑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挪活,树挪死”。干部转岗任职是锻炼干部能力、提高干部素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措施。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打消各种顾虑,放下思想包袱,端正态度,虚心学习,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干事创业,努力在新岗位上干出一番新业绩。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受住“进退留转”的考验,顾大局、识大体,懂进退、善取舍,知荣辱、重形象,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展示出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应有的胸怀和境界。(桂东县纪委县监委  谭智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