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马部长的职能反腐与扁鹊的良医治未病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监察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主管全国行政监察工作,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马部长,这位监察部自1987年恢复组建以来的首任女部长更是格外引人注目。(2009年9月4日《人民日报》

  在马部长眼里,行政监察工作就像政府系统的“杀毒软件”。一方面,要建立“防火墙”,防止病毒感染和扩散;另一方面,要启动 “杀毒程序”,找到被病毒感染的个体,对不能“修复”的要坚决清除,维护系统安全健康运转。

  我感到,马部长对监察机关神圣职责的描述形象生动,精准到位。由此我想起了《?冠子》中的一个故事,说魏文王一次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对医术很精通,到底哪一位最好?扁鹊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

  扁鹊阐述的“良医治未病”的哲理,让我们感悟到了监察机关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方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为什么当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人们期待监察部“纠风”;当政府官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时,人们指望监察部“问责”的“满怀热心”。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8年的马馼部长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一些领域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政府系统客观上存在一些可让“病毒”传播的漏洞。所以,反腐败如同治病,“良医治未病”,最有效的就是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有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出干部队伍,不断推动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不“旗帜鲜明”,就会丧失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改革开放将会面临失败的危险。

  正因如此,近年来,监察部查处了郑筱萸、王益、李培英等一批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的大案要案。“2003年至2008年,监察部共给予政纪处分27.9万人。” 亲切随和、待人诚恳的女部长在对待腐败分子上可谓铁面无私。

  实践证明,惩治有力,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约束力,监督才有威慑力。因此,在谈到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数据时,马馼部长很高兴:2008年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达到65.5%,比2003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群众的满意度再高些。”

  这无疑体现了对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清醒把握和正确判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期望,适应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更表明了监察机关一如既往地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鲜明态度,势必增强人民群众对监察机关的亲和力、向心力。 (林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