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力量生于团结 幸福源自奋斗

编辑:孙志前 发表时间:2025-07-14 08:1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日前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强调,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是有着伟大团结奋斗精神的民族,自古就坚信“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团结奋斗写在自己的历史答卷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号召“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我们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领导人民投身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反贫困、建小康,斗洪峰、战疫情,化危机、应变局,我们党领导人民绘就了团结奋斗的时代画卷……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团结奋斗、赢得伟大胜利的历史。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历史启迪未来,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要密码,深刻彰显了百年大党带领亿万人民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神州大地上吹响了团结奋斗的前进号角。现在,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10年时间,距离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20多年时间。时不我待、催人奋进。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号角更加响亮、行动更加坚决、步调更加一致、意志更加顽强。

  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形成携手并肩、和衷共济的生动局面。“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也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光辉事业。必须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一定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上个世纪40年代,《团结就是力量》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唱响,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同样要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1亿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李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