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益阳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和作风建设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0-08-17 11:15 来源:益阳市政务中心

 

今年以来,湖南益阳市各级纪委监察机关对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和作风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安排。制定下发了《2010年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意见》以及《开展抓“四治”兴“四风”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与此同时,从4月份开始,市作风办、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与市效能办、市问责办、市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和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实行集中合署办公,整合人力资源,统筹调度使用,进一步推进了优化发展环境和作风建设工作。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年4月份以来,各级各部门重点围绕强揽工程、垄断建材、强行参运、恶意索要、阻工闹事等影响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施工环境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通过一手抓打击处理,一手抓整章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6月底,全市围绕359个重点项目和企业,共查处各类影响施工环境案件90起,行政拘留74人,刑事拘留26人,逮捕21人,其中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充当幕后指挥和保护伞的党员干部8人。与此同时,5月份以来,市优化办跟踪走访调查了市内50多家工商企业,对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的部门单位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以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处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80多个。在此基础上,先后组织对《益阳市规范涉企检查行为行为办法(试行)》、《益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等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桃花江核电站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多次重点督查,有效促进了全市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推进主题活动,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紧紧围绕“负责任、干实事、求实效、作表率”这一主题,以干部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效保障。部署开展了抓“四治”兴“四风”作风建设活动。围绕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玩”四个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四种良好风气,精心组织开展了“破解难题促转变,服务民生促和谐”主题月活动,“只为加快发展想办法、不为发展缓慢找理由”大讨论活动,“创五型机关、当人民满意公仆”活动,“民主评议”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和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等六大主题活动。5月12日,全市“党风廉政舆情在线”栏目正式开通,在“中国·益阳”门户网上公布了全市1000多个部门单位,20000多名干部的基本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该栏目的开通,既创新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方式,又为群众利益诉求开辟了新的渠道,对我市常务政务公开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入推进《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各级各部门采取领导带头讲解,中心组集中研讨,专题辅导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廉政准则》,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接受教育,增强了廉政勤政意识,服务意识和优化环境意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牵头组织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交警支队等部门召开了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协调会,积极探索公车管理的新途径。督促组织、旅游等部门严格审批因公出国(境)行为,上半年全市共审批因公出国(境)手续20批64人次,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人员15人次,与去年同比下降了26%。同时对104名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进行了审批把关。
三是严格查究问责,查处影响发展环境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查纠问责为抓手,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今年来,积极推行了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先后在全市设立了100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测评点,聘请了200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设立了40个举报投诉箱,在《益阳日报》和益阳电视台公布了机关效能建设与优化环境举报电话。进一步健全监督网络,拓宽了监督渠道。与此同时,狠抓案件查处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立案查办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各类案件34件,其中市纪委监察局、市优办共立案查办16件,受理并办理各类行政效能投诉139件,发出问责通报5期,15名党员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今年来查办影响发展环境和作风建设案件的情况进行通报,在全社会引起较好反响。(丁放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