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紧盯重点领域用制度创新铲除腐败土壤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0-10-11 09:5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近年来,作为全省预防腐败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长沙市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制定出台了《市委关于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制度创新促进预防腐败工作在试点中推进,在推进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1、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认真落实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考察任用、公开选拔等方面有关规定的同时,坚持拟提拔任用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人选征求市纪委意见制度,对县处级单位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实行市委全委会票决制,稳步推进规范干部任用提名、规范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差额选拔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操作办法等创新工作。创新军转干部安置制度。按照“核定岗位、量化政策、计分排序、自主选择”的整体思路,探索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新模式,高质高效完成了安置任务。创新绩效考核制度。按照“推行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要求,全面推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与管理,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高度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3次作出批示。
2、改革资金管理制度。对于重大财政资金支出,长沙市严格实行集体审批制度,所有市级领导除了分管领导外都不直接批钱,用于单位发津补贴。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行政府采购采管分离制度,把物资采购交给中介机构,全市参与政府采购的行政单位覆盖面达99%。创新厉行节约制度,对出国(境)管理实行“双控”制,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实行外事部门和财政部门两道门槛进行控制;对公务用车实行“双定”制,严格实行公务用车的定编、定标管理;对行政基建实行“双严”制,对行政基建项目严格审批、严格监管;对公用经费支出实行“双问”制,对于“四费”增幅较大的,市纪委每半年进行一次严肃提醒“责问”,全年“四费”人均开支居全市前5名的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向市政府常务会议说明情况,进行“追问”。 建立健全公务卡结算制度,向各区县市全面推行,现有322家单位办理了公务卡,凭卡进行公务消费成为习惯。2009年,全市各项公用经费支出同比下降了18.54%;今年确保实现零增长,1-5月份各项公用经费支出同比下降了2.74%。健全基金监管制度,制定出台《长沙市基金监管实施意见》及操作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物业维修资金的网络化监管,确保了全市28类基金的安全运营。健全财政项目支出公开和绩效评价制度,对财政公共项目经费的安排和使用情况,每半年在政府常务会议上通报一次,并对市级财政公共项目支出实行跟踪问效。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清理小金库85个,金额2.8亿元,收缴违纪违规资金304万元,撤销违规帐户7个,堵塞了资金监管漏洞。
3、改革资产管理制度。针对部分单位擅自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修订出台了全市公共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将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缴后移交市信托投资公司管理,与非经营性资产签订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合同后交机关事务局统一管理, 编制年度公共经营预算。将全市42个系统123个单位的非经营性房产91.38万平方米、地产282.15万平方米,划转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9个系统11个单位的经营性房产8.52万平方米、地产9.05万平方米,划转到长信投资管理公司,实现了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
4、改革工程监管制度。为了加强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建立了科学决策把关制度,制定了《长沙市项目库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库建设,严格项目前期审查制,严格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审查,将工程建设项目利润压缩到合理空间。创新项目建设方式,由原来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模式改为项目法人制和代建制。近年来,市本级市政府第二办公楼、新河三角洲“两馆一厅”、湘江长沙枢纽工程、过江隧道以及市老干活动中心、市第十五中学教学楼、市公共卫生中心、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重大建设项目都实行了项目代建制,天心区投资3亿元的农民保障住房项目天悦嘉园实行代建制,取得较好效果。切实改变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医生盖医院、老师建学校、干部管施工”的状况,为防止项目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找到了一个好“管家”。建立了公共资源归口统一交易制度。为了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不利监督等问题,于2008年7月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五区国有投资的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医疗器械等交易招标投标活动,全部进入交易中心交易,实行“统一政策法规、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评标专家库和监委库、分行业监管”的操作模式。中心成立以来,共开展各类公共资源交易2474宗,交易额392.1亿元,为政府节约资金8.02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交易达5场以上。建立土地网上招拍挂制度。凡在长沙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律采用网上挂牌交易的方式,从网上发布挂牌出让公告到网上成交、下载成交确认书,整个过程全自动全封闭进行。2008年来,共完成土地网上成交173宗,涉及土地交易金额172.4亿元,切实提高了交易效率,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公平竞争。实行建设项目资金“双控”管理制。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和市财政局在银行开设“双控”账户进行管理。从2009年9月份正式启动“双控”管理以来,81个项目单位在银行开设了“双控”账户150个,累计支付资金3934笔,共计金额216.9亿元,拒付245笔共计10.39亿元。严格工程评审制度。组建了政府投资审计专业局,隶属市审计局管理。对项目投资概算初编及调整的审查,实行委托中介机构初审、市发改委核审、市财政局和审计局抽审的三审制度,严防“低中高结”。2008年来,共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项目241个,核减财政资金28.7亿元,有效地降低了建设成本,减少了财政投入。同时为了遏制围标串标,出台了投标单位法人承诺制、无业主评委评标制等防止围标串标10条举措,促进了招投标规范有序进行。(长沙市纪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