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临武县:狠抓廉政风险防范 有效清除腐败源点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临武县以党委换届工作为突破口,开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增强全县领导干部和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着力构建廉政风险教育、廉政风险预警、廉政风险分析、廉政风险监督四项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有效清除腐败源点,使廉政风险防范取得实效。
构建廉政风险教育机制。该县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包括三类岗位:能够“拍板”的领导岗位,重点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掌握“实权”、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层岗位,重点查找行政、管理、执纪执法等重要环节的廉政风险;以及具体“管钱管物”的其他重要岗位,则主要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行使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同时,将土地管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以及行政管理、执纪执法等作为防控的重点领域和环节。该县选择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建设局、林业局、水务局、卫生局、民政局、地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等重点单位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开。要求试点单位召开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动员会、学习会;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风险教育活动和住房工程建设、国土资源领域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对干部实施思想道德风险防控。该县抓住“易感点”,坚持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着力强化“权力风险”意识。一是突出关键人群。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廉政风险意识作为首要环节,通过多种途径,从权力风险、岗位风险、环境风险、素质风险等方面进行风险点排查,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手握重权的部门及党员干部进行风险防范和监控。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反馈机制,充分运用短信提醒、家访谈心、个别谈话等进行跟踪警示,认清权力风险,增强廉政意识。二是瞄准重点部位。当前,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公共服务等部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高发易发的态势,权钱交易、贪污堕落等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为此,必须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目标,将廉政风险预警教育与涉及人权、财权、事权行使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权力失衡、失范、失误诱发的各种不廉行为。三是抓住敏感时期。重大节日前重申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干部调整前主动靠前开展思想教育;重大工程招投标和大额资金使用管理期间,及时查找和纠正违反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对任职时间较长或临近退休(退二线)的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提醒,最大限度地遏制风险意识淡薄的消极麻痹思想。同时,该县注重“诊未病”,坚持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切实增强“自我免疫”功能。一是早“诊”,打好“预防针”。深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突出领导干部这一重点的同时,将教育的重心提升到培养阶段、提拔前夕。开展岗前廉政教育培训、任前廉政考试等,组织领导干部、后备干部早做防范准备,为今后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快“治”,注重“祛初病”。针对组织发现或群众反映的不良现象、违纪苗头,及早通过提醒谈话、诫勉谈话、信访谈话等方式,及时打招呼、敲警钟,深刻查找根源、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纠正和制止错误的发展,将违纪违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少数干部发生质的蜕变,滑向腐败的泥潭。三是预“警”,着力“防重病”。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典型案件进行深刻剖析,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观看电教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摩案件庭审现场、以案说纪、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风险预警教育的说服力,彰显惩治的威慑力,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充分发挥以案促教、以教促治,以治促廉的功效。
 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该县各单位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审等方式,利用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干部考察、问卷调查等专用监督渠道和手段,重点查找领导岗位、中层岗位、重要岗位“三个层次”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据统计,全县各单位(部门)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423个(其中领导岗位175个、中层岗位101个、其他重要岗位147个;属于红色预警风险的123个,属于黄色预警风险的151个,属于蓝色预警风险的149个)。对排查出的风险,按照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评估,对相关单位或个人实施风险预警。对发生可能性小、可能造成轻微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的,实施蓝色预警,此类风险点由各单位各部门分管领导制定防范措施;对发生可能性较大、可能造成较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并可能承担党纪、政纪责任的,实施黄色预警,此类风险点由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制定防范措施;对发生可能性大、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并可能承担党纪、政纪、刑事责任的,实施红色预警,此类风险点由先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制定措施防范。同时增强“系统性”,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努力拓展“辩证防治”效应。一是将风险预警教育与廉政教育相结合。把廉政风险预警教育纳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总体规划,融入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改革、惩处的各个环节,不断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空间和领域。通过硬化制度、细化措施、优化方法,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廉政风险预警教育机制。二是将风险预警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要通过风险预警教育,对重要环节的高风险部位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潜在风险产生、分布和演化的规律及特点,梳理已有的防范制度和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风险应对、防范和控制机制,不断增强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最大限度地防范和规避廉政风险。三是将风险预警教育与权力监督相结合。要通过风险预警教育,及时发现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风险防范能力,努力将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行为不到位、监督方式不规范引起的腐败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
构建廉政风险分析机制。定期对从县廉政风险防范联席会议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廉政风险发生、演变的表现形式和内在规律,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不让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问题。该县通过试点探索、典型引路,实行了廉政风险积分分析监控管理制度。一是实时积分。采用24分积分制,周期为一年。对党员干部及单位5个方面违规行为,采用干部共同违规共同记分、个人违规与单位同值记分和单位违规与所辖人员同值记分的方式,按照量化标准记积分。二是及时预警。按月统计汇总,按季公开通报,同时,对积分达到一定分值以上的个人或单位,按不同分值书面发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种等级预警预报。三是限时纠错。个人或单位当年积分达到5分、10分、15分三种规定积分值时,实行不同层次的诫勉谈话予以警示。同时,对党员干部积分达到11分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达到16分的,每月书面汇报整改落实情况。对单位积分达到16分以上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在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进行专题汇报。
构建廉政风险监督机制。以党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对重点单位、岗位负责人进行调整,防止“权力网”滋生腐败,使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作用,对人事任免、选举投票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纪检监察机构全程介入,及时发现和化解廉政风险。该县通过建立两种机制促使各类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建立监督机制。各单位(部门)成立监督小组,对本单位(部门)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督查。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岗位廉政风险季查制(县纪委监察局每季度检查一次)和月查制(各单位每月自查一次),对管理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责成整改,确保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规定追究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临武县纪委办公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