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整顿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流通秩序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今年4月以来,长沙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组织全市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流通秩序的专项治理。他们采取源头治乱、综合施治、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明确目标,周密部署。一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从去年5月份开始,该市对医药购销市场流通秩序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起草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专项治理活动按照“统筹协调、各负其责,辖区联动、同城同治”的原则,分动员部署、排查整改、整章建制三个阶段推进,突出抓好规范医药企业经营行为、规范医药购销市场秩序、规范医疗从业行为三个环节。通过专项治理,使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流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使医疗机构以及药品流通市场得到有效监管,使药品购销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使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负担有效减轻。二是搭建班子、有序推进。成立了长沙市整顿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流通秩序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袁观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监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分管领导为成员,形成了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牵头,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发挥指导、协调、督办的作用。三是层层动员、营造氛围。5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县(区、市)、各责任单位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传达部署。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8月上旬,市政府、市纪委召开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进一步部署了下步的推进工作。
二、深入督查,查摆问题。一是自查自纠。全市各医疗机构、医药经营企业及下属门店按照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市19家县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47家药品批发企业向主管部门上交了自查报告。各医院对近年来药品、医疗器械、耗材、试剂等采购情况进行清理,对2008年以来医院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单张票据1万元以上的税务发票进行核查。各医药经营企业按照GSP要求,对购销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情况及票、账、货是否相符进行清查,对药品销售人员资质进行清理。二是专题督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袁观清,副市长何寄华先后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现场调研,与有关人员座谈,听取意见建议。三是集中督查。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市纠风办组织力量,分两组对县区市、县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经营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各督查组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要求,通过听取汇报、表格填报、谈话询问、资料查证,有针对性地对掌握的线索和干部群众举报的问题进行核实。
三、严格监管,规范行为。一是规范医药企业经营行为。严格执行药品经营企业书面承诺制,全市204家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按期递交了诚信经营承诺书,对依法依规经营予以承诺,对挂靠经营、过票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承担法律责任,6家批发企业因未及时递交诚信经营承诺书,受到通报批评。严格执行药品销售人员身份核查制,对药品销售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对符合资质条件的2328名销售人员进行网上公示,组织全市医疗机构对药品销售人员进行核查,一个企业与一家医院之间的财务往来只允许一个银行账号,只允许1—2名业务员联系业务。二是规范药品购销行为。严格执行药事管理委员会票决制,完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规定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人数不得少于11人,对进入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实行不记名票决制,票决未通过不得采购。严格落实药事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制,各医疗机构成立药事监督委员会,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进行全程监管。严格执行药品使用情况公示制,对临床医师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机制,对不合格用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三是规范医疗从业行为。加强医德教育,组织观看《医者仁心》,开展向武汉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等学习活动;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刑法修正案(六)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出台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十五条禁令”,严明卫生从业人员工作纪律。
四、严厉查处,整顿市场。一是坚决查处虚假发票。国税部门对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和药品经营企业取得的单张金额1万元以上的发票和“顶格”开具、“连号开具”的发票逐份审查真伪,逐户比对核查。查处违规在窗口代开发票的医疗药品经营企业90户,补税2200万元。二是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工商部门组织力量对媒体发布的医药广告进行监测,对涉嫌违法的广告立案查处。三是严厉查处违规收费。物价部门抽调60余人组成五个检查组,对医疗机构及与医药卫生服务有关的部门进行检查,对违规收费、超差率销售药品进行立案查处。医保部门对全市242家医疗定点机构进行审核,对违反医保政策和医保服务协议的6家医疗机构予以曝光。四是坚决打击商业贿赂。有关部门对涉嫌商业贿赂案件予以立案调查。
五、整章建制,着眼长效。一是进一步完善药品、医疗器械、试剂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对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情况进行调研,完善医疗机构招标采购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实施细则。整合监管力量,建立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监管。二是积极推进“基药阳光工程”。结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建立“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库存管理、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结算,实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进行监控,确保人民群众基本就医用药需求。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物供应链改革,借鉴外地药物供应链改革先进经验,推动医药分开,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长沙市纠风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