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特别是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进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要求,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2个成员单位发挥部门职责,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工作推力进一步加大。各成员单位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内容,明确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为全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省纪委、省监察厅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工作移交省委农村工作部后,充分发挥统筹部署、综合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对年初工作部署、年中工作督查、年终工作考核,给予及时指导,对重大问题主动协调解决。如在出台《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意见》文件中,从文件起草、修改、征求意见,都是全程指导,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对有关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文件认真把关,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具体工作,提出修改意见,确保相关文件顺利保质出台。省委政法委先后两次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省直政法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以打击涉农违法犯罪为重点,以开展专项督查活动为抓手,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宣传教育,促进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省委组织部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开展农村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和基层“三会一课”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强化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意识。省委宣传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主流媒体,组织开展“五下乡”、“六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农村党风廉政文化融入到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通过编辑出版《热点话题谈心录2011》等系列理论通俗读本,在湖南日报开辟反腐倡廉专栏《清风拂三湘》,有效加强了对全省各市县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的宣传报道。民政厅深入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和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树立优秀服务标兵。省委农村工作部依托湖南农村网设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栏,介绍好典型、好经验,去年共发布各类文章 (信息)200多篇(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广泛欢迎。
三、突出工作重点,促进工作实效进一步提高。各成员单位根据年初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整体推进的同时,紧紧围绕农村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政厅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先后制订下发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制度》、《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公开公示制度》、《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抽查巡查制度》等制度,搭建了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框架体系。民政厅采取市州资金分配方案向省厅备案、县市向市州备案、乡镇向县市备案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专项资金监管。农业厅从制度、程序、监管等环节入手,加大对阳光工程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教育厅认真落实教育部等部委《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开展了治理农村教育乱收费专项调研和督查。信访局针对反映乡镇领导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的信访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搞好交办转办、督查督办。国土厅加强对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情况的日常巡查和执法监察,有效遏制了耕地减少的势头。省委农村部在继续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长久不变的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快土地纠纷仲裁体系建设,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去年,全省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达到97.4%,发证率达到96.1%;65个县(市、区)、1042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省流转耕地面积1021万亩,成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66个,调处土地纠纷5793起。三是切实保障民生需求。人社厅加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了农村社会保险覆盖面。卫生厅举办全省农村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开展全省乡镇卫生院医疗“三基”竞赛,有效提高了农村医疗技术水平。省计生委开展阳光计生活动,与贫困乡村少年和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关心贫困乡村少年儿童的成长。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在全省1556个村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实现全省农村低保月均保障261万人;安排救灾和冬春救助资金6亿多元,救助灾民200万人次,保障了民生需求,促进了“三农”发展。
四、严格考核督查,促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到位。各成员单位采取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和年度考核方式,加强对各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考核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作得到较好落实。一是拓宽监管渠道。省委组织部在全省选聘17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代表担任乡镇党委换届风气监督员,加强纪律监督,确保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省委宣传部通过红网政务频道开设反腐倡廉和《百姓呼声》专栏,举报人可以在专用通道进行网上举报,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监督。财政厅推行乡村财政财务管理绩效考评,对村级组织开展了任期财务清查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农业、林业、水利部门建立厅级领导联系市州制度,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对市州工作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强化了责任机制。二是突出监督重点。省委农村部对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农民负担重点监控县市的株洲县、新化县、常宁市和慈利县4个县市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制定了农民负担综合治理方案和具体措施。同时,组织对13个市、26个县市区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交叉检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公安部门在全省1475个农村派出所设立农村警务室,严厉查处贪污、挪用支农惠农富农资金、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违法犯罪案件。住建厅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私人建筑管理和农民建房标准审批,大力加强农村建筑招标投标监管。审计厅注重制度建设,强化事前防控,着力解决在农村道路建设、农民安置拆迁等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农业厅连续三轮(次)不间断地加强了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项清查,有效遏制了农机购置补贴发放过程中违法违纪行为的频发现象。教育厅以教育乱收费为治理重点,开展春秋两季开学收费专项检查,有效遏制教育乱收费现象。三是加大查处力度。省委政法委先后部署开展“打四黑除四害”、“清网行动”和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摧毁制造侵犯农资产品安全的生产窝点64个,查办危害农资产品安全案件18起,打掉批发销售农资类犯罪团伙14个,涉案金额6000多万元。农业厅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执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等四大执法行动,全年共查处违法案件1900余起,其中农资案件1500余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300余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案件50余起、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执法案件70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省委农村工作部开展清产核资2.96万个村;受理涉农信访件1.12万件,办结1.05万件;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2232人,保证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省委农村工作部)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