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掀起机关干部“三进三同”热潮

今年初,郴州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决定开展“交通大建设、产业大转型、城市大提质、作风大整顿”四大活动,再次折射出湖南省“南大门”郴州奋起直追沿海发达地区的紧迫感。
春夏之交,笔者深入郴州各县市区,走访各级基层干部,下到田间地头,真切地感受到上万名市、县机关干部正参与“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农民的急难困苦化解在源头。一些市民评价,“大民小官”的政风正在形成。
临武:290名科级以上干部任村“第一书记”
今年,临武县委为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决定为全县290个农村党支部全部配备“第一书记”,并选派党员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负责人担任,由县委直接颁发任命书,任期两年。“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协助所在村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工作落实、构建社会和谐、助推经济发展,具体任务是建好班子、管好队伍、构建和谐、促进发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
该县为农村党支部配备“第一书记”的举措,得到了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岚桥镇油麻村党支部书记邝书文说:“县委派副县长郭应湘到我们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们改变山区面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更有底气了。”武源乡华阴瑶族村党员盘文武说:“县里派领导干部来到我们深山瑶寨任‘第一书记’,我们学有榜样、做有示范,干起事来更有干劲了。”
290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马上进入了角色,主动谋划所在村的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大计。临武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邝助成在出任岚桥镇上板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就与村里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座谈,打算把通村的4公里沙石路硬化为水泥路。县民族宗教局局长谭芬贺出任西瑶乡桃源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立即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商量,计划以建设西瑶国家森林公园为契机,发展具有瑶族特色的旅游产业,争取早日把“高台长鼓舞”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仁:围绕“三条一线”整顿干部作风
“干部作风实不实,一线是面镜;干部作风硬不硬,一线是把尺;干部作风正不正,一线是杆秤”。这是安仁县党员干部用细化“心入一线”教育,量化“身入一线”考核,硬化“深入一线”力度的实践行动,比高低,论英雄,交出了一份“一线”出“一流”的新答卷。
该县从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思想态度入手,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细化“心入一线”的三个教育:一是换位思考教育。把干部与群众,机关与基层的关系,转换角色,对照回答“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让干部心里产生震憾力,增强亲民、爱民、惠民意识;二是群众观念教育。把群众是创造历史主人的真理和典故进行剖析思考,系统学习,让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三是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农村包围城市,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法宝,让干部珍惜今天,热爱群众,激发干事创业,回报社会的闯劲。县电力局针对百姓群众对用电质量越来越高的现象,改进完善了快速反应服务机制、电费收缴短信告知机制、跟踪巡逻机制等,让用户群众享受到了五星级般服务待遇。今年春节初二,地处洋际乡高峰村因大雪压断高压线,导致200多户停电。闻讯后,局长傅纪年指挥6名技术能手组成突击队,冒着寒冷爬上了1000多米高的雪山,中午饭都没吃,硬是砍树清障奋战6个多小时架通电线才回家过年。
县里出台了《“转变作风走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方案》、《县三级干部三带、三问、三农家大走访活动方案》、《干部作风巡查评测方案》等。同时与创先争优、日常工作、民生100工程、明察暗访等工作相结合,制定了责任追究制、限期办结制、包干服务制、末位淘汰制、群众测评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全县225个村实行县五家领导挂帅,130多个科局机关单位驻村组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时间、人数、效果都量化到单位和个人头上,做到周有小结,月有点评,季有通报。县财政局驻进安平镇石基头村后,局长张炜炜带领20多名干部分三个组利用晚上举行“干群夜谈会”,征求“你认为干部的服务态度怎样?”“你要干部为你做什么?”等8个方面的建议60多条,为群众分批办理渠道维修、烤房建设、铺设自来水、救济困难户好事实事10多件。
安仁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后发赶超目标,就必须硬化干部深入一线的力度。为此,该县借干部作风大整顿的东风,紧扣“在阳光中选好人,在项目中考验人”两手抓。今年将政府序列的56个单位157名科局副职重新“洗牌”,进行竞争性选任。县纪委及“两代表一委员”严密监督全过程,公开透明运作,确保改革不走样,民主不失真,整个过程人心安定,大局稳定,社会反应良好。在175名科局副职“双向选择、公开竞职”中,所有副职干部“全体起立、全部报名”,由竞职单位主管县领导、联系和协管县领导、单位党政正职、其他干部职工分别按一定比例投票测评,实现了由“少数人选多数人”向“多数人选少数人”的转变。其中,70名优秀基层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68名不胜任现职者被淘汰,实现了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苏仙:强力推进“点亮郴州”行动
今年来,苏仙区大力开展“点亮郴州”行动,以优良的作风推进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等工程,极大优化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5月7日,市委书记向力力在苏仙区调研时说:“新农村建设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农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就是一个绿色银行,虽然存在山里,但是十年以后将是成倍的回报。”对此,该区大力实施“1345”绿化精品工程(10个绿色示范村庄、10个森林生态休闲农庄、10个绿色示范单位庭院、3个京珠高速互通口可视山头、4条主要河流、5条绿色示范道路),沿郴州大道建成了占地118亩的石河竹博园和15公里竹博长廊,完成了塘溪乡和平、桥口镇排塘、石河等村庄通村公路绿化工作。
在郴州大道沿线村庄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景观示范工程,对农田及周边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对农村房屋进行“平改坡”和旧房“穿衣戴帽”。共新建休闲广场、小游园、景观花园及石雕造型20余个,休闲亭19个,完成粉刷墙面17万余平方米,拆除农村空心房及违章建筑13万余平方米。
该区安排11个“点亮郴州”工作小组到村协助开展工作。各小组与具体实施“点亮郴州”行动的塘溪、桥口、五里牌三个乡镇领导干部一起,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攻坚、勇克难的精神,坚持“晴加雨”、“白加黑”、“5+2”,解决问题1000多个。在郴州大道(苏仙段)、五里牌“两型”产业示范园、西河沙滩公园以及塘溪、许家洞等乡村道路安装节能路灯8000余盏;在郴州大道沿线村庄安装LED壁挂灯3200余盏。对农村亮化工程所产生的电费,坚持不增加农民负担原则,通过采取区财政补一点、矿产税费划一点、农村小水电筹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助一点“五个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
派驻七支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队,并捆绑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中心镇建设。对郴州大道(苏仙段)及沿线乡镇的环卫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由117名保洁员负责全天候清扫保洁。在沿线新农村示范村,开展生活垃圾处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试点工作,并投资400余万元,购置农村垃圾拖运车2台,安装移动垃圾箱167个,户用垃圾桶13000个,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塘溪乡和平村为改变原先“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家家户户门口已经有了垃圾桶,在村民的屋前屋后、沿河沿路建造了垃圾池,净化美化了村容村貌。
嘉禾:推行“十最十不”工作法
嘉禾是湖南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人多地少、生存环境艰难使嘉禾人在历史上以“好议论、好斗争、喜诉讼”而闻名。民间传言:“要锻炼干部派到嘉禾去,要‘惩罚’干部也派到嘉禾去”。干群关系如此尖锐对立,问题的症结何在?
该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干部身上存在的精神不振、政令不畅、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环境不优、执行不力等“九不”问题,把作风大整顿活动作为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抓手,推行“十最十不”工作法。
“十最”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调研:最不稳定的矛盾有哪些,如何化解?最棘手的信访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最具威信的群众有哪些,如何团结?最有影响力的在外人员有哪些,如何借力?最需要转型的企业有哪些,如何引导?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有哪些,如何培育?最大的亮点有哪些,如何推介?最受欢迎的民生实事有哪些,如何办好?最贫困的群体有哪些,如何帮扶?最制约基层班子建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
“十不”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能今天解决的不拖到明天,能本级解决的不推给上级,能自己解决的不依赖别人,能按制度解决的不变通处理,能下访解决的不让群众上访,能依靠民众自治解决的不插手干预,能协商协调解决的不强制执行,能彻底解决的不拖泥带水,能高标准解决的不降低要求,能依法惩处解决的不心慈手软。
围绕“十最十不”主题,在具体的工作中,该县以“三沉”标准检验干部作风:首先沉下身,真正深入基层。县委出台“七条硬性规定”, 明确县级领导每月到联系乡镇开展工作2天、住宿1晚以上,重点调研1个行政村的问题;乡镇保证每晚有70%以上的干部职工到岗到位,乡镇主要领导每月重点调研2个行政村的问题,驻村领导和干部每周在联系村住宿2晚以上。目前,该县掀起了县乡干部进村入户串门走访的热潮。其次沉下心,真诚融入群众。要求干部下基层做到“六个得”,即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水酒土酒喝得下、家常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四个一”,即写一份民情日记、送一张便民联系卡、结一些“穷亲”、办一批实事。全县有80%的县乡机关干部正在参与“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800多名干部职工结“亲穷”5600户,重现了党群干群鱼水深情的生动场面。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干部感慨: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再次沉下力,真情为民办事。该县倡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改进,切实办好政策该办、群众想办、基层难办的民生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已为基层办实事2730件,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3380个。(郴州市纪委宣教室 张贵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