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纪检组织建设实现规范化建设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今年,醴陵市从健全机构、配强人员、强化培训、加强保障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机构设置科学化。全市31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纪委,各乡镇(街道)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为纪委调剂办公用房,并正在积极筹备电脑等必需的办公设备和举报电话等办案装备。在乡镇内设机构限额内,设立监察室,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监察室主任由乡镇纪委副书记担任。全市392个村设立了村级纪检委员,加强了对村支两委和村务工作的监督,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格局。
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去年,市纪委监察局抢抓乡镇两委换届的机遇,将学历高、能力强、作风正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按照干部任用相关规定,严格筛选、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为全市共31个乡镇(街道)配齐了纪委委员,其中1名纪委书记、1名专(兼)职纪委副书记。强化队伍建设,6个乡镇的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12个乡镇专职纪委副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
三是职责分工刚性化。改变以往职责不明,工作重点不突出的难题,醴陵市纪委对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的职责和工作重点进行了明确,并督导各乡镇积极落实上墙。同时,按要求,及时调整乡镇纪委书记的分工,基本落实了“四个不分管”的要求,保证了乡镇纪委书记做纪检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了纪检中心工作的开展。
四是制度运作规范化。市纪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乡镇纪委重大问题集体决定制度,酝酿协商制度、健全了乡镇纪委议事规则,完善日常工作制度。业务制度方面,规范了信访举报、案件检查等制度和流程等,使乡镇纪检工作有章可循;干部管理制度方面,健全了考核制度、帮扶制度、年休假和定期健康体检制度、谈话谈心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纪检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等。
五是教育培训常规化。围绕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执纪能力。一方面,针对多数纪委书记业务不熟的现状,我市对乡镇纪委书记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由委局内部业务室主任和熟悉业务的领导带队讲课,采取现场模拟、案例分析、参与办案、处理信访等多种方式,加强业务指导,极大提高了乡镇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去年六月到现在,共培训乡镇纪检干部77人次。另一方面,建立基层纪检干部工作群,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乡镇纪检干部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咨询,提高了乡镇纪检干部的办事效率和处事能力。
六是设备配备齐全化。为按时按质完成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任务,一方面,市纪委成立了七个督查组,了解掌握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进度和难点,并在督查中注重树立典型,指出不足,保证进度,确保工作落实不走样。另一方面,市纪委督促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创造条件,为乡镇纪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做到办公有场地,办案有设备,工作有经费。目前全市31个乡镇全部实现了"六个有",即有纪委办公室、有牌子、有经费、有办公电脑、有举报电话、有档案柜。 (醴陵市纪委 干部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