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积极构建三项反腐长效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2-12-21 15:2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近年来,新化县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三项监控机制,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获得群众好评。民意调查显示,2009年以来,该县的反腐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78.6%、82.5%、86.7%。
一是建立“制度反腐”预防机制。连续三年在全县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年”、“反腐倡廉制度规范年”活动。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审查,突出对人、权、事、物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重点环节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的廉政风险排查,科学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三年来,全县各单位共清理制度2283项,按照权力“配置科学化、裁量标准化、程序规范化、过程便捷化、操作公开化”的“五化”标准,修订完善制度445项,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18732个,制定防控措施19863条。密切关注腐败易发多发领域,针对重大项目建设、行政执法、党政领导干部用权履职等关键领域,制定出台《新化县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新化县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对乡镇和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的办法》等一系列新制度规定。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三年来,严肃查处了10余起违反组织人事制度、《廉政准则》等法规制度的典型案件。
二是构建“科技反腐”监控机制。围绕科学配置权力、防范权力风险、推进权力行使的流程化管理,促进权力的规范化运行目标,县财政总计投入400余万建设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将权力行使与电子预警、技术监控、行政监察、社会监督融为一体,建立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责任追究三道“科技防线”。投资200万元组建了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实施重点监督和防范,强化全程监督和及时监督,构建起依法行政、快速高效、透明公开的规划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三是完善“群众反腐”互动机制。建立群众利益受损纠错机制。2011年,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农村低保、教育收费、医疗服务、国土批建、婚姻登记等领域开展专项督查,严肃查处并通报了13起典型案例,16名党员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完善信访举报机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在2011年县、乡、村的换届工作中,经群众举报,严肃查处了1起村党支部书记违反组织纪律的案件。构建行政效能投诉专人负责、快捷处理、台账登记、意见反馈“四制”管理机制,自2011年4月份开通效能投诉热线12342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受理群众投诉77件,办结73件,办结率为94.8%。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2011年7月份以来,根据网络舆情排查的线索,共计立案查处党员干部7人,在增强群众反腐信心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新化县纪委马丽萍 蔡伟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