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建立“治懒治庸”四项机制

湘潭市针对当前机关干部中普遍存在的状态不佳、事业心不强、约束不力、相互攀比等原因引起的庸懒现象,积极探索建立从严管理干部新机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散的问题。
一是建立“有错与无为问责”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为切实解决少数干部“等着干”、“不想干”、“不会干”的现象和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的问题,市委明确提出“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早在前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委的政策精神,市委出台了《湘潭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试行)》,对问责的内容、原则、对象、方式、程序和处理作了明确具体规定。去年,根据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精神,结合“有错与无为问责”工作实践经验,对《问责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新情况,为问责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实现问责无盲区、无特区、无禁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建立“不换状态就换人”机制,着力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履职状态不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市委出台了《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换状态就换人”的实施意见(试行)》,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采取群众评议、公开举报、组织查访、目标考核等方法,对“不在状态”的干部,视程度依程序分别给予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讨、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对“不换状态”者,视情况给予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调整领导班子和交流换岗、降职、降级、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处理,违法犯纪的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对典型案例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例,由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通过新闻媒体定期进行通报和公布。
三是建立“庸懒干部挂号销号”机制,着力解决“庸懒现象难纠难究”的问题。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市委出台了《湘潭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庸懒表现挂号销号制度(试行)》,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庸懒表现实行挂号,限期整改,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和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错误。被“挂号”的干部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的按时销号,逾期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则进行“不换状态就换人”或“有错与无为问责”。同时,明确规定被挂号的干部经整改销号后在一年内又因同一事项被挂号的,或在一年内被挂号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四是建立“谈心谈话”机制,着力解决干部“情绪不顺、思想懈怠”的问题。在坚持干部任前谈话、诫勉谈话的基础上,将交心谈心作为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重要抓手,由市级领导及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组成交心谈心组,深入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市直单位开展以“增进团结和谐,增强执行能力,提升工作水平”为主题,以加强思想交流、沟通工作情况、查找自身不足、听取意见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交心谈心活动,了解掌握干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帮助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引导干部增强自警自省意识。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