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邵阳:政“误”公开制衡“慵、懒、散”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年5月,因工作上一次小失误,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全程代办业务科科长隆珍辉被政“误”公开了,这次“错误”被张贴在办事大厅中,让他时刻牢记——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12月10日,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在一楼的楼梯间入口,一块“政‘误’公开栏”悬挂在墙上。每天上班,政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会习惯性地站在公示栏上定定神,然后开始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政“误”公开,顾名思义,就是对政务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予以公开。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尹邵良介绍说:“政务服务中心是形象、窗口,做得好可以便民利民、赢得支持;做得不好,会加剧‘面难看、心难近’,因此‘有错必究,有误必改’是应有之义。”
    为更好地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2009年底,《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政“误”公开制度》施行。
根据制度规定,每发生一次“政误”,发生对象将接受适当的经济惩罚,单月政“误”2次或全年5次以上年度不能评先评优;单月3次或全年7次以上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单月4次以上或全年10次以上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个人的政“误”行为也将影响整个科室和工作组的评先评优。
    在认定程序上,管理人员出现的政“误”经科长提出,分管领导审核,中心主任认定;科长政“误”经分管领导提出,主任认定;班子成员政“误”经主任提出,由班子成员集体研究认定。政“误”公开日常工作由纪检组长负责,人秘科执行实施。
    今年5月份,隆珍辉因为把关不严,一项审批工作交费没有按正常程序走,最后造成工作贻误,被记了一次政“误”。那段时间他手头上的事情特别多,工作有些毛糙。记者看到,在栏目边,某窗口工作人员上班玩游戏的违纪行为也被公开。
    2010年初,该制度实行不久后,负责将政“误”信息填上公开栏的人秘科科长周纪国,也将自己“公开”了一回。他回忆说,“有一个材料在规定的时间过后才交上去,我当时存了一点侥幸的心理,但没想到制度实施这么严格。被政‘误’公开之后我作了深刻的反思,以后在工作的时候我就特别注重方法,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犯一次错就被公开,这件事对我来说既是教训也是经验”。
    制度对事不对人,但时刻提醒干部牢记教训。人秘科副科长黄娟虽然没有过被政“误”公开的经历,但她对此也深有感触。“政‘误’公开对管理人员来说,既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制度,也体现了领导对管理人员的一种关心与鞭策。”2011年,黄娟从乡镇选调至市政务服务中心上班。“自从到这里上班之后,我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工作都很认真细心,基本上不存在慵懒散的现象,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都挺高,这和我们的政‘误’公开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政“误”公开,使管理层干部们的错误“晒”于阳光之下,大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没有想到,他们还敢于自己揭丑。”12月10日,正在邵阳市服务中心办事的台资企业管理人员林先生用“深感意外”表露了他的感受。林先生所在的这家企业,在内地多有投资,他也曾在一些地方工作过。但自从去年来了邵阳后,就不想离开了。“这里办事效率高,跑起来不累人。”
    一位网民为“我从湘西走来”的网友说,政“误”公开,邵阳人敢于揭短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来自浙江的唐文正表示,让失误曝光,让舆论成为监督的明镜,政“误”公开有亮点。
半年时间过去了,再次聊起被公开的经历,隆珍辉说,刚开始还是觉得挺委屈,工作中谁没失误,后来想通了,既然失误了,就该勇敢面对。“政‘误’公开,看似丢面子,实则促进工作,赢得了民心。”自那以后,隆珍辉的工作再也没有发生过失误。(龙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