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凤凰:让“吃空饷”无藏身之地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凤凰县农机局干部刘斌,原来在县农机局下属的乡镇农机站上班,后因农机站撤销合并便私自前往厦门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任职,一直未到合并后的部门上班。目前,刘斌已被清理。从去年6月开始,凤凰县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的7类干部职工“吃空饷”现象开展了清理整治。

    截止目前,该县共清理实有在编人员8890人,清查出在编不在岗人员667人,处理74人,为财政挽回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近日,湘西自治州纪委在全州通报了凤凰县纪委清理在编不在岗专项整治工作的做法。

    对7类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不留死角”

    “光拿钱不做事”,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还会使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长期以来“吃空饷”现象饱受社会诟病。

    2013年6月3日,凤凰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向“吃空饷”顽疾全面开战,重点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单位擅自同意离岗或本人擅自离岗长期不在原单位上班的人员、因公外出或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人员、长期休病假的人员、脱产学习、借调(用)未按有关规定审批的人员、单位机构改革及人事调整后,无正当理由不正常上班的人员、对人事调整后调离原单位但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的人员、其它违反有关管理制度,长期不在原单位上班的人员”等7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

    对清理出来的在编不在岗人员,凤凰县一律按照“先停薪、后处理”的原则进行处理;限期内返回原单位上班的人员或者完善脱产学习、借调、病休等相关手续的人员,报县清理办备案销号,停薪人员自销号之日重新计发工资,期间所停发工资不予补发。在各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县清理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清理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清理出的各种问题均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对清理情况及纠正结果进行公示;对在清理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欺骗、隐瞒等违纪行为的,严肃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对限期内不返回原单位上班的人员或者不完善脱产学习、借调、病休等相关手续的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给予辞退处理。

    凤凰县在编不在岗专项清理工作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副组长,从纪委监察局、“两办”、编委、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抽调15名领导干部组建县清理办。2013月6月3日,在全县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实施意见》后,通过简报、电视、网络、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清理工作的意义、对象和重点,同时要求全县所有单位要将本单位清理情况上墙公示,并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全县135个副科级以上单位,通过电话、书信、网络、书面通知、登报公告等形式对本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予以告知(本人不在的,对其直系亲属进行告知),按要求对2013年6月1日前实有在编人员开展自查,认真填报在编人员登记表、在编不在岗人员登记表报送县清理办,没有问题的单位也及时按要求进行了书面“零”报告。同时,各单位还将实有在编人员情况张榜公示5天,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

    强化监督 严肃问责

    凤凰县针对“吃空饷”的表现形式,区分不同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对“吃空饷”行为进行界定,提出处理意见,制定对吃“空饷”的举报制度。

    对“单位擅自同意离岗或本人擅自离岗长期不在原单位上班的人员”,按《公务员法》和有关人事管理办法直接给予辞退或劝退辞职处理。县卫生局干部熊赤宙,其单位为创收擅自同意本人离岗从事其它工作而将其工资扣留作为单位工作经费,而本人却在云南昆明的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任职担任副总,从未到单位上班,其工资本一直被单位扣押,工资一直被单位财务扣留作为工作经费,清理期间本人主动辞职。

    对“因公外出或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人员”,由所在单位通知返回单位上班。对拒绝返回单位上班的,除本人提交书面辞职申请外,一律作辞退处理。县人社局干部王志燕,因其家里殷实,在岗时每日驾私车上下班,感觉现有工作与其身份不甚相符,后找理由请事假,假期满后却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归,清理期间本人已主动辞职。

    对“长期休病假的人员”,由单位安排病休人员到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重新进行鉴定,人事部门作出是否符合病休条件以及病休时间的结论,因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按相关规定办理病退或退职手续,执行病假、病退工资。新场乡副乡长龙梅,因其爱人在广州上班,两人长期分居,后通过找到相关医生开具患病证明后长期休病假未到单位上班,清理期间被举报后,本人主动辞职。

    对“脱产学习、借(抽)调人员”,由所在单位通知返回单位上班;对拒绝返回单位上班的,除本人提交书面辞职申请外,一律作辞退处理;符合规定人员,按规定程序重新完善手续,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社部门审批同意。都里学区教师吴婷,2008年以深造读研为名离岗,一直未回单位上班,清理期间依据相关政策给予当事人辞退处理。

    对“单位机构改革及人事调整后,无正当理由不正常上班的人员”,由所在单位立即通知返回单位上班;对拒绝返回单位上班的,除本人提交书面辞职申请外,一律作辞退处理。县农机局干部刘斌,其原在县农机局下属的乡镇农机站上班,后因农机站撤销合并便私自前往厦门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任职,一直未到合并后的部门上班,清理期间本人已主动辞职。

    对“对人事调整后调离原单位但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政工人员到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办理工资转移手续,逾期不办理的由组织、人社部门强制办理。少数干部,因难舍原单位的特殊岗位津贴,在工作进行调动后,本人一直不愿办理工资关系转移。清理前,凤凰此类人员在有51人,清理期间全部督促办理了工资关系转移。

    对“其它违反有关管理制度,长期不在原单位上班的人员”, 由所在单位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原县乡镇企业局副主任科员唐炳金,因参与“湖南省泸溪县金店抢劫案”被依法刑拘,刑拘期间其人仍领取全额原工资。清理期间县清理办依据相关政策停发其工资。

    据统计,清理工作开展一年来,凤凰县针对清查出来的7种问题,进行分类纠正和处理,“揪回”373人返岗上班,辞职40人,辞退34人,办理退手续休5人,办理病休手续85人,办理脱产学习手续16人,完善借(抽)调手续59人,办理工作调动工资转移手续51人,刑拘3人和其它1人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清理过程中对44名编不在岗人员实施了暂停发放工资。

    “对症下药”在治本上下功夫

    治理“吃空饷”,关键还在于“对症下药”。凤凰县从完善编制管理,建立健全干部管理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从根子上铲除其产生的土壤。

    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凤凰县针对清理出现各类问题,先后出台了《中共凤凰县委办公室凤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严格国家工作人员请销假和带薪休假管理的通知》和《中共凤凰县委办公室凤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凰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借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制度。各机关事业单位也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了干部考勤管理等规章制度,初步在全县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堵塞了管理漏洞。

    该县还规定,对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纪检、组织和人事部门将直接启动问责程序,一经查实,将予以严肃处理,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利用权力为亲属、朋友等提供“吃空饷”机会的领导干部和对个别领导干部不作为造成“吃空饷”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以“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从根本上铲除 “吃空饷”的社会环境。(凤凰县纪委 吴勇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