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党员干部“四个结对”转作风

今年以来,常德武陵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点抓改善民生,为民谋利。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对”抓作风上。
结对救助孤儿。研究出台了《武陵区城乡孤儿救助活动实施方案》。由区级领导牵头、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一把手”参加,开展“一对一”领导干部结对救助孤儿活动。领导干部工作岗位异动时,接任的领导要接过“爱心救助”接力棒,跟进救助孤儿,直至长大成人。同时,区财政拿出20万元作启动资金,建立孤儿爱心救助基金,组建心理辅导志愿者队伍。去年以来,全区91位结对帮扶人为61名孤儿送去慰问金6.25万元,食品、衣服、学习用品折款5万余元。有的领导甚至把结对孤儿当作自己的子女接到家里住,让他们真切体会到家的温暖。
结对帮助征拆户。针对武陵区征拆任务重,征拆对象多,征拆矛盾比较集中的现状。安排区直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征拆对象实行“一对一”结对扶持。到目前,共救助征拆困难居民300多名,帮助6000多名征拆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建立健全了征拆解困长效机制,大力开展被征对象生活救助,将贫困征拆对象纳入城乡低保,落实医疗救助,对子女就读进行帮困助学。积极引导居民弃农转产,对5000多人进行了转产培训,目前已全部转产就业。
结对感化特殊群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在涉教、涉农、涉军等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一些对象经常上访,一度成为维稳最“难”的人。为确保这部分人的稳定,我们建立“区级领导大接访”机制,区委常委和副区长与18名不稳定群体牵头人员结成对子,按照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难题、包稳控管理、包教育转化、包依法处理的“五包”工作要求,实行一对一化解。在劝访维稳过程中,坚持与上访对象“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通过送岗位上门、送政策上门和送温暖上门等方式,切实为涉稳对象解决困难,帮助解决低保、医保、社保、就业等问题,赢得了上访人员的理解与支持,收到了较好的息访效果。今年来,共接待上访87批435人次,集中解决信访突出问题58起、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45个。
结对服务企业。出台《规模企业特派员制度》,从区优化办、工业局、发改局等单位选派了32名清正廉洁、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的干部担任“企业特派员”,为全区32家规模工业企业提供无偿服务,负责帮助企业化解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协调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协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招商引资等工作。今年来,“企业特派员”共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20多个,促成全区规模企业与银行贷款1.5亿元。通过开展干部与企业结对帮扶活动,全区规模企业在产品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上涨、运转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压力下,依然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武陵区纪委 鲁林)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