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动真格出实招 狠刹“四风”顽疾

发放便民联系卡6万多张,设置征求意见箱685个,建立工作台账682套,2790名党员深入基层开展“三访三化解民忧”;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购物,被电视台点名道姓公开曝光、责令作出深刻检查,扣发绩效奖金;某乡镇书记为母亲违规操办丧事,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用公车接送子女上学,临时聘用司机被严肃批评,贴补油费……
今年以来,益阳市安化县以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立足民生民情,狠刹“四风”顽疾,切实转变作风,以干部作风的大转变促进服务的大提升、工作的大落实、经济的大发展。
下基层、到一线——领导带头树标杆
8月7日,安化县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来到羊角塘镇常安村,将400多套“村村通”卫星直播设备送到村民手中并安装调试到位,确保边远山区的村民收看到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
9月5日,家住东坪镇湾竹塘的退休老干部夏老第三次来到县住建局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向该办负责人表达了感激之情。夏老前两次来反映了东坪镇湾竹塘广场“如厕难”的问题,但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该县积极响应群众诉求,投资18万元新建了一座高标准公用厕所,并安排专人打扫卫生。像这样的事情今年以来不胜枚举。
“针对基础设施滞后、发展不充分、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基本县情,安化县严格坚持问题导向,把了解民情、纾解民怨、解决民困作为开展活动和衡量实效的重要标准。”县委书记杨光鑫一语道出了安化的实际与干部努力的方向。
今年来,安化积极深入开展“三访三化”和“四进四再”专项活动,组织县乡领导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卫单位,送服务、谋思路、解难题,切实做到了解民情再多一点,为民办事再实一点,推动项目再快一点,干部形象再亮一点。“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县委书记杨光鑫先后深入羊角塘镇常安村、人民村、塘九村,大福镇富民村、东山新桥管区、华莱公司等基层一线,与各界群众开展零距离沟通,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原汁原味的征求意见和建议。包括29位县级领导在内的2790名党员干部与6800余户农户“结对连心”,走访困难群众3500人次,帮助解决生产、卫生、医疗、住房、纠纷等问题2100多个,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深入企业调研442次,解决各类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203个。海螺水泥第一条生产线顺利点火生产,中国黑茶大市场完成土石方工程60多万方,茅东公路完成征地任务的97.6%,全县108家重点企业开工率达到了95%以上。
动真格、严处理——严格问责刹“四风”
中秋前夕,安化县纪委、县作风办派出4个暗访组,对全县县直机关、乡镇单位开展作风建设检查,当场查获县政务和信息服务中心司机蔡某公车私用,县粮食局政工股股长刘某浏览股票行情等违纪问题。这是今年县纪委监察局开展的第15次暗访检查活动。
针对机关干部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看娱乐视频,公车私驾私用,办事“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等问题,安化县制定了“八个严禁”、“十个一律问责”,采取明察暗访、点名见面、模拟办事、视频监控、录音录像等方式“跟踪问效”。
先后开展明察暗访18次,下发通报6期,查处干部作风及效能建设方案的案件4起,问责78人,纠正有关问题32个,对3名乡镇党政正职进行了约谈。
为切实刹住公款吃喝、高消费娱乐、公款旅游、滥发津补贴等不正之风,开展了“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清理,集中检查巧立名目、虚报项目、虚报冒领及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大力整治违规职位消费和奢侈浪费。立案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3起,给予2人党政纪处分,收缴违规资金80多万元,清退。通过检查和治理,全县较上年压缩“三公经费”864.49万元,同比下降20%。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是安化县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该县开展了行政收费项目清理工作,减少收费项目42个。开展了“发展环境优化年”收费专项检查,通过审查账本、票据等方式,针对群众反响强烈、意见较大的“三乱”问题认真排查,特别对教育、质监、机动车检验等单位违规收费或者变相收费等进行重点抽查。设立价格举报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查处和曝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20多个,涉及11个单位、涉及违纪金额350多万元。
推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婚丧喜庆等事项实行事前事后“双报告”。对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违纪行为实行从严问责,违规收受的礼金一律清退,无法清退的一律收缴国库,并全县通报批评。去年9月,某乡镇党委书记汤某在办理母亲丧事期间,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金2万余元,被县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资金收缴国库。大福镇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某为其子操办婚宴109桌,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大福镇党委给予免职和党内警告处分。
减环节、优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3月12日,县移民局在平口镇政务中心设立“移民服务窗口”,将原来零散办理的各项移民业务归口窗口办理,选派专职办事员常驻,解决了群众反复奔波之苦。今年5月,县建设工程招标办与造价管理办将招投标审批备案表进行了整合,将原来的7张表格整合成3张,减少16人次的签字盖章,大大减少企业群众往返送审的次数,最大程度简化了办事流程。
“国土部门能够在我们这个县域经济还十分匮乏的地方,老百姓对电子信息还不是很接受的情况下,率先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方便办事群众,把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很了不起,很不错!”一名到县政务中心国土窗口办理业务的龚姓企业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县国土资源局实行电子政务办公给予了高度评价。
针对一些服务单位行政审批流程过于复杂、群众办事难的现状,该县开展了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工作,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公开。今年来,共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6项,各项目平均减少流程0.53个。积极推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实行联合踏勘、并联审批,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23个乡镇全面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将涉农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窗口规范化管理,建设村级代办点500多个,为群众办理事项9800多个,积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金秋时节,云淡天高,清风拂面。走进安化各地,阵阵务实奋进、全力赶超之风迎面扑来:省市县39个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8亿元;通村公路完成里程180公里,投资1.2亿元,全县91%的行政村通水泥路。保障性住房建设总投资6.5亿元,已开工建设5107套,总计44.88万㎡;1-6月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个,合同引资33.7亿元……
一件件惠农利民的实事好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厂房,一台台轰隆作响的机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无不让人感受到作风建设给县域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