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老村支书的闹心事

干了二十多年村支部书记,眼看能享受离任后的生活待遇了,却凭空冒出个撤职处分。衡东县三樟镇李子村老谭这几天特闹心。
根据组织部门规定,连续或累计任村支部书记一定年限的,离任后每年可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除外。“你说,我自己受的处分我咋不知道呢。”上个月5号,来到县纪委,老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盖着档案部门公章的处分决定复印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我发问。
“莫急,我查一下。”我接过处分决定复印件,打开电脑,一番查找,立即跳出一张立案登记表,显示老谭曾于2001年12月因“截留税费”被三樟镇纪委立案调查,受到撤销村支部书记职务处分。
“咋可能?我从2001年至今一直担任村支部书记,每次镇里开村支部书记会议都是我参加,没哪个说我被撤职了呀”。老谭满面通红辩解。
莫非当年上报的案子有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三樟镇还有没有原始案卷呢?驱车前往三樟镇的路上,我们心里七上八下,十分忐忑。
到达时已是中午,我们顾不上吃饭,一头扎进镇档案室将一本本档案过目,却唯独没有老谭的原始案卷,那当年的会议记录本总有吧,一问才得知,现在的镇办公大楼是2001年后才搬迁到此的,会议记录本在搬迁中可能遗失了,这下我们傻眼了。而当年经办或见证此事的人有的已退休、有的已调动、有的也不在人世了。
难不成是一桩“无头”公案?我们一筹莫展。
这时,退休干部原纪委书记老罗赶了过来:“老谭这个事,我当时作为纪委书记,既没有参加会议研究,又没有写过相关材料。只是听说当时的镇党委书记老阳因为收农业税的事与老谭有过争执,老阳说了要处分他。但老谭这些年来一直担任村里的支部书记是事实。”另有几位镇干部也纷纷证实老谭自2001年至今确实一直担任村里的支部书记。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立即赶到城里找已调任某局工作的老阳核实情况。“这事发生在2001年。”老阳犹豫了一会开了口:“当时农户上缴农业税的积极性不高,镇里到李子村催交时,老谭不是很配合,还将收取的几户农户的钱抵了欠他的借款,镇里要他先垫交,他却以农户不肯上缴为由叫镇里工作队去收缴,还拒绝与镇里结账。我很生气,为了不拉全县后腿,扭转全镇农业税难收缴的不利局面,就以截留税费为由给予老谭撤销村支部书记职务处分。”
“那2001年以后老谭怎么还一直在村里任职?”我追问道。“后来镇里上缴农业税的任务完成了,我也没再追究,还是继续让他当村支部书记。”老阳答到。
“当年有没有制作案卷,处分决定是否送达老谭?”我接着问。“记得当时研究此事过于仓促,来不及准备案卷材料。至于处分决定是否送达老谭,我现在还真记不清了。”老阳说到。
真相终于大白,我们松了一口气。但党纪面前岂能儿戏,县纪委立即启动纠错程序,决定免予老谭党纪处分,对老阳、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同时还对各乡镇近几年的纪律审查案件逐一推碾子、过筛子,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
“这下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个囫囵觉了。”接到免予处分决定书时,老谭一脸的兴奋。是呀,让老百姓的闹心事不再闹心,哪怕再苦再累也值得。(衡东县纪委 申再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