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三次督查荒地变“粮仓”

“这块地荒了十年,今年终于翻耕播种成了‘粮仓’。”近日,在永州市双牌县理家坪乡大江口村文家坪抛荒田集中整治点面前,看着连片的玉米整齐地排列着,一片绿油油的景象,64岁的村民唐建康由衷赞叹。
而两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受疫情影响,保护耕地、稳住粮食生产成了山多田少的双牌县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理家坪乡作为山区双牌中的农区,更是治理耕地抛荒的重点。
2020年4月23日,双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姜斌来到理家坪乡大江口村文家坪,查看耕地抛荒是否治理到位。
“这片田地干旱缺水,收成不好,现在外出打工的多了,没人愿意种,逐年荒了下来。”附近的村民告诉姜斌,面对大片的田地抛荒,可惜却又无奈。
今年年初,理家坪乡党委政府,对文家坪连片40亩抛荒田地集中进行翻耕,并挂牌进行整治公示。然而正值春种时节,翻耕了的荒地却一片黄土,没播下一粒种。
“你们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翻耕,要整治到位,能种能收,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成。”姜斌电话联系上理家坪乡党委负责人。
“我们马上组织力量春耕,保证一个月内整改到位。”面对姜斌的突击督查,理家坪乡党委负责人满口承诺。
“这片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是缺水,你们不解决水的问题,群众是种不了的哦。”对于理家坪乡党委负责人“爽快”的表态,姜斌提出质疑。
承诺就要兑现。5月8日中午,姜斌趋车一小时,专程前往文家坪抛荒点进行“回头看”。然而眼前文家坪抛荒田依旧是连片的赤地灰土,复耕复种育秧田已成了龟裂地,稀疏幼矮的秧苗在烈日下炙烤。这就是承诺的整改成效?
“谭书记,我现在文家坪,抛荒整治田里什么农业作物都没有!”
“没有吗?我们安排人播了种,育了秧苗的。”
“这半个月你来过现场吗?”姜斌用手翻开土地,刨出几粒干瘪的种子追问。
“最近乡里工作多,我的确只是安排了,也没有想到你还会来现场验收。”
“谭书记,你们这是光顾播种不管成活,为了应付检查而造成新的浪费。说到底这是作风问题,根子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作祟。”
“解决荒田问题,群众的意见最重要。”姜斌敦促理家坪乡党委政府站稳人民立场,不仅要去做,还要做得好。姜斌带领理家坪乡干部到群众家里推心置腹商量,决定从抛荒的原因着手,从源头入手进行整改。
随后的一个月,理家坪乡组织农技站人员进行了现场调研,听取当地群众的建议,将原本计划耕种的水稻等农作物改成玉米、芝麻、红薯等耐旱作物,同时,双牌县于5月中旬实施了人工降雨,缓解了当地旱情。
6月21日,姜斌第三次来到文家坪耕地抛荒整治点。整治点40亩翻耕地已全部补种了玉米34亩、红薯4亩、芝麻1亩、早稻1亩。勤劳的村民们将早已将翻种了的抛荒田地重新收了回来,忙碌的身影时常穿梭在地里行间。
何志銮老汉4亩多抛荒的田地里种上了玉米,高兴地说:“荒地又可种粮了,今年又增加了一笔收成,老祖宗留下的地,一寸也不能丢。”
如今的文家坪,再不是旧模样,放眼望去,一片青翠。(永州市纪委监委 陈卓韬 周幻)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