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在长效机制建设中积极探索“四结合”
编辑:永州市治贿办
发表时间:2009-06-16 16:38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去年以来,永州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治理商业贿赂活动中,把自查自纠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作为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积极探索“四结合”,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结合构建惩防体系防治商业贿赂。将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作为落实构建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逐步加大了制度清理、规范、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受理行政投诉制度。永州市治贿办为进一步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有效遏制商业贿赂行为,选择市工商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卫生局、规划建设局等五个单位进行了试点。各有关单位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进一步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渎职、滥用职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行政责任;进一步完善了奖惩制度,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单位评优、个人考核及提拔使用相挂钩,凡涉嫌商业贿赂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一票否决。
二是结合自查自纠堵塞漏洞防治商业贿赂。通过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总结分析了商业贿赂多发易发的重点环节、岗位及其特点和规律,总结分析其中的制度因素,出台了一批新的制度办法。市财政局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性文件。东安县财政局针对本局某股长挪用财政专项资金案暴露出来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等七个内部管理规定。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制度上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为有效防止不正当交易行为设定了硬性的防御措施。永州市人民银行针对本系统存在商业贿赂的六种具体表现形式,建立了“八项问责制度”。
三是结合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防治商业贿赂。全市24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进一步规范医药收费行为,普遍建立了药品明码标价、医疗收费价格公示和住院病人一日一清单等三项制度。全市26家药品、器械生产企业在市药监局组织下,主动调整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减少药品中间销售环节,禁止营销人员进入医院“公关”。同时要求企业营销人员与企业签订抵制不正当交易及恶性竞争承诺责任书,努力从源头上治理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的滋生领地。永州市规划局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可能利用行政审批的便利搞索拿卡要的问题,对办理“一书两证”、工程招投标、质监、安全、施工许可等审查事项推行首问责任制、告知单制、受理单制、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定期走访制等七项制度,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增强了行政审批和行政权利运行的透明度。
四是结合部门单位业务防治商业贿赂。按照治理商业贿赂的责任分工,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立足自身,着眼长远研究防治商业贿赂行为的工作措施和制度办法。永州市工商局下大力气改善行政审批制度,对每一项行政执法,每一项业务工作都制定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市烟草专卖局针对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以内部管理为重点,充分应用技术防范商业贿赂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市国土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文化局等单位对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制定了22项规章管理制度。市电业局针对物资设备采购、电力工程建设、产权交易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了《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物资招投标管理办法》等六项规章制度。市公路局针对公路养护、安保工程和水毁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了《公路养护办法》等六个制度。有效地规范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流程,使行业管理逐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