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让《廉政准则》成为新一代“进京赶考”的“准考证”——长沙市开展“廉洁从政警示日”活动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0-04-22 15:51 来源:省纪委

 本报记者 郑亚邦 通讯员 甘艳

 
阅读提示:
1949年3月23日正是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日子。从今年起,长沙市把每年3月23日定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以有效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实地踏勘部分改制国企危房改造情况,了解困难企业职工住房难问题,感受曾经为官、今为阶下囚的服刑人员悔恨……3月23日,是长沙市领导干部深受震撼的一天,该市为有效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意识,并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长沙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
 
市委书记率百名官员贫民楼里看“蜗居”
3月23日,大雨。上午八点半,六辆大巴车从长沙市委前坪开出,坐在车上的,包括长沙四大家在职的副市级以上领导,高新区、经开区、市直各单位和省垂直管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车队的目标有三个:湖南搪瓷制品有限公司宿舍区、长沙重型机器厂宿舍区和长沙机床厂宿舍区情况。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率近百名官员,用整整一上午时间,集体参观三家老国企的困难职工住房:黑漆漆窄得只容一人的楼道、七、八户人家公用一间厨房、八十多户共用的公厕……这是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宿舍的一个缩影。陈润儿每到一个宿舍区,都马不停蹄地“串门”,从一户人家走到另一户人家,了解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工作情况,甚至还现场办公,叮嘱相关负责人解决问题。此次该全市领导干部倾巢出动,前往“贫民区”近距离观察生活,无疑是一场身临其境的、生动的廉洁从政现场教育。老国企困难职工住房条件的恶劣,给不少党员干部带来了震撼。
 
千名领导干部感受腐败官员的彻骨痛悔
23日下午,长沙会堂座无虚席,一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大会正在进行,台上两名服刑人员用自己的反面教材和沉痛教训警示在座的一千多名领导干部。“受贿时总是心存侥幸,心想两个人干的事只要两个人不讲出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是俗话说得对,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违了法、犯了罪,是不可能侥幸逃脱的,终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现在真正关心、照顾我的是我的亲人,身心受到伤害、精神遭受痛苦的仍然是我的亲人,而昔日的所谓生死朋友、兄弟却早已不见了踪影……”他们现身说法震撼了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他们以自己的惨痛经历告诫在场的领导: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用权力为人民办好事,谋利益。权力是把双刃剑,一定要心存敬畏,切不可滥用。
此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袁观清就《廉政准则》的学习贯彻落实作辅导报告,对领导干部如何廉洁从政提出了具体要求。1949年3月23日正是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日子,该市把每年3月23日定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秉持“进京赶考”之心,恪守为民执政之责,视自己为“考生”,把《廉政准则》当作“准考证”,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努力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目前,“廉洁从政警示日”教育活动已向基层延伸,全市九个区县市和100多个市直单位都开展了 “四个一”活动,组织本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困难职工棚户区开展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开展一次《廉政准则》的集中学习,认 真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一次廉洁从 政的讨论活动,并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3年内完成国企工矿棚户区改造
在近日召开的长沙市委常委扩大会上,专题讨论研究了改造国企工矿棚户区方案,提出城外的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年内解决,城内的3年完成。陈润儿表示,要尽快实现“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拥有一套住房”的目标。该市将采取政府主导、多方连动,先国有、后集体,先整块、后零散,先危房、后旧房,因企制宜、分步推进的办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快解决群众困难。对于城外的国企工矿棚户区采取政府划拨土地,建职工宿舍,就地购买和进城购房等方式解决。住房困难职工如果进城购房,政府以货币补贴形式支持购房;城内的工矿企业棚户区按已出台的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执行,政府支持职工购新房;对购不起房的职工,提供廉租房,实行租售并举,先租后售。该市将进一步摸清底子,造出名册,细化政策,确保享受对象仅限于国有工矿企业职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