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邵阳:深化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突出问题治理

编辑:孙志前 发表时间:2025-07-17 10:3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湖南邵阳深化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突出问题治理 攥紧钱袋子 守好家底子


湖南省邵阳市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项目落地、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等环节,组织力量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收集意见建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隆回县桃花坪街道竹塘村核查农村集体“三资”登记台账。 陈湘林 摄

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洞口县某农业产业基地了解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周舒颖 摄

 “根据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的燕岭村个别人员套取集体资金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紧盯以村为主体实施的项目,加强监管力度,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和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制度……”日前,湖南省邵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来到洞口县花园镇,抽查该县农业农村局对照纪检监察建议书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村集体“三资”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邵阳市纪委监委靶向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深挖症结、对症开方,推动发案单位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促治,持续规范涉农资金管理使用。

 坚持办案引领,循线深挖风腐问题

 “洞口县花古街道七里村排渠工程涉嫌虚报工程款,总计176.5万元。”2023年3月,湖南省审计厅对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洞口段开展审计,审计小组发现洞口县现代农业工程合同中花古街道七里村排渠工程未施工却结算工程款,背后疑似存在猫腻。

 邵阳市纪委监委随即跟进督办问题线索,指导洞口县纪委监委组建专案组深入开展核查。经查,该县农业农村局原相关负责人接受项目方请托,明知该工程未施工仍同意提前拨付款项;该局财务人员在对工程量不了解的情况下,仍签署“属实”,致使工程款被违规拨付。最终,相关人员被严肃处理,176.5万元工程款被追回。

 坚持办案引领,强化严惩震慑。邵阳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统筹用好市县乡三级力量,综合运用审计监督、巡察监督、信访监督等工作成果,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快速研判,重点线索提级督办、深挖细查。其中,洞口县月溪镇财政所原所长廖某挪用公款案就是一起典型案例。

 2023年1月3日,廖某来到洞口县纪委监委主动投案。调查发现,廖某利用担任镇财政所村账会计、所长职务之便,以私开财政支出凭证、收回往来款项不入账、预支电费不交等手段,挪用公款用于网络赌博,廖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廖某案发生后,时任镇党委书记、镇长等7人因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监管责任不力,疏于对财政资金和财政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被洞口县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邵阳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深化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集中梳理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贪污侵占、虚报套取、监守自盗、截留挪用等易发多发问题线索。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向市纪委监委移交“三资”管理问题线索647条,544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其中洞口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对近5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违规报账问题全面起底排查,给予41人相应处理处分。

 紧盯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开出“良方”

 “乡村振兴领域一旦存在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容易产生廉洁风险,让个别人员有机可乘。”邵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洞口县的数起典型案例,暴露出基层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凸显出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邵阳市纪委监委指导洞口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查办的该领域典型案件,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及基层财务制度执行等,向相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发案单位靶向施治、堵塞漏洞。

 洞口县纪委监委强化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发现基层财务岗位专业人才紧缺、专业技能水平整体不高、财务制度执行空转是案件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在廖某案中,按照村账报账程序,银行付款需要盖上镇代管资金专户章、廖某个人章、村账会计章才符合规定,但3枚印章平时随意放在同一个抽屉里,才让廖某有机可乘。

 此外,部分乡镇基层财政所人员流失严重,部分财务工作由其他非财务人员从事,有的乡镇甚至安排一人兼任多个财务岗位或一人全程办理财务事项,村(社区)更是如此,致使财务工作审批流程失去监管。

 针对执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政策规定“打折扣”“有偏差”的问题,洞口县纪委监委向县农业农村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出对全县涉农资金进行精准清查,确保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等具体建议。督促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组建工作队伍,分3个片区对全县24个乡镇337个村(涉农社区)开展新一轮核查,在摸清集体家底的基础上,建立动态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制度执行到位。

 针对涉案单位对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不重视、执行不到位,审核流于形式,财务人员把关不严的问题,洞口县纪委监委向县财政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出紧盯薄弱环节和风险漏洞,加强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力度等具体建议。督促县财政局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所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学习培训等,健全完善涉农资金使用、监管和财务公开机制,并由县级财政实时监控乡镇资金流向,对超预算、大额支付等异常开支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发布预警提示。

 针对管党治党责任虚化弱化,财务制度空转失灵,印章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洞口县纪委监委向月溪镇党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导该镇党委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和“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建立一月一核账、印鉴和票据分人管理、重点人员廉洁提醒等制度。

 督促抓实整改,持续巩固治理成效

“请出示皮叶村2025年1至5月的村级报账凭证……”不久前,绥宁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瓦屋塘镇,就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出的整改意见一一对照查看整改落实情况。此前,绥宁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皮叶村虚报、挪用产业资金的信访举报件,该县纪委监委查实相关问题线索后,严肃处理了皮叶村原党支部书记袁某某等责任人,并向瓦屋塘镇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等纪检监察建议。

 “针对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的问题,我们细化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组织1次财务集中会审,会审时乡镇驻村干部、村纪检委员和群众代表一同参加……”瓦屋塘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

 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邵阳市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建立台账、专人督导、销号管理等方式,按照“谁制定、谁负责”的原则,推行“一建议一评估”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被建议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

 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积极发挥职能职责,推动各县(市、区)定期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乡村振兴资金使用过程中审批和资金拨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运用“两单一书”(任务提示单、问题清单、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全面完成整改。同时,严格规范资金拨付流程,依据项目实施进度、合同约定及验收结果,分阶段拨付资金,确保资金拨付及时、安全。

 着眼于防范乡村振兴领域小微工程项目资金使用廉洁风险,隆回县纪委监委以“两单一书”为重要抓手,建立问题台账,紧盯工程审批、招投标、采购、造价、支付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治理。该县纪委监委与住建、自然资源、交通等单位建立信息互通、问题互移、措施互补、成果互享等机制,加强“纪巡”“纪审”“室组地”联动,强化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对象廉政风险排查。同时,督促各责任单位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护航项目廉洁高效推进。

 2024年以来,邵阳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共排查村级财务监管不严问题1676个、工程项目管理问题329个,靶向推进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整改,确保问题见底、整改清零。洞口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指导县农业农村局集中梳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突出问题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联合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开展整改成效核查,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处理。

 根据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的廉洁风险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农业农村局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资金监管效能,将全市3402个村(涉农社区)和“村社分账”的705个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数据,全部录入农村财务管理平台。同时,将项目申报、审批、资金拨付、项目实施等全过程纳入信息平台,实现资金信息实时录入,动态更新、全程监管,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是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作风建设纳入监督重点,督促发案单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提高纪律意识,廉洁用权、审慎用权。为进一步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邵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近年查处的典型案例,梳理警示清单,并向相关单位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有关单位开好警示教育会议,筑牢廉洁防线。

“我们将持续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财务制度运行等方面突出问题,深化治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斩断伸向农村集体‘三资’和乡村振兴资金的‘黑手’,以有力监督护航乡村全面振兴。”邵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陈湘林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