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衡阳:多管齐下为干部松绑解压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5-08-02 10:2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湖南衡阳聚焦基层治理痛点堵点
多管齐下为干部松绑解压

  盛夏,湖南省衡阳县台源镇新福村的柏油路如墨色绸带嵌于稻田农舍间。这条新建成的“民心路”,是衡阳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成效。

  近年来,衡阳市纪委监委以“无扰督查”为抓手,打出一套“组合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基层干部从频繁“迎检”中解脱出来,聚焦主责主业为民办实事。

  “以前检查扎堆,光准备台账就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管村民的事?”新福村党支部书记许富君感慨说。衡阳市纪委监委此前在一线走访中发现,基层干部长期受“考核扎堆”“牌子满墙”等问题困扰,填表迎检多、服务群众少现象突出。

  靶向施策方能精准破题。该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省级“无扰督查”工作机制,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监督检查、巡察重点,聚焦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通过约谈提醒、自查自纠等方式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梳理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任务清单,严格执行精简优化基层考核要求,对考核事项做好计划和备案管理,完善以年度考核为统领的综合考核体系,全面取消市级层面对乡、村两级考核。同时,依托“湘办通”和“无扰督查”系统,对督查事项实行督前赋码、督查亮码、验证扫码全流程管理,防止督查随意化。“检查少了,我们就有更多精力盯民生工程了。”许富君说。

  为进一步帮助基层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该市纪检监察机关靠前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协同62个部门推动省级57项、市县两级82项村级取消事项落地,36项不应由村级出具的证明事项全面清理,推动2779个村(社区)累计清理不规范标识标牌、上墙制度15万余块。

  “以前,村里图书室门口挂着十余块牌子。”面对前来走访的雁峰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黄茶岭街道高兴村村民贺忠桥说:“现在牌子拆了,墙面清爽了,在这里看书学习更安心了。”

  为防止“滥挂牌”等问题反弹回潮,该市纪委监委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实地走访和“回头看”,针对发现的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要求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持续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同时,完善问题反馈渠道,在网站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设置72个基层减负监测点,对干部群众反映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今年以来,已纠治随意扩大参会规模、给基层下派不合理任务等问题10个,查处形式主义问题91起,处理167人。

  减负不是减担当,而是为实干蓄力。衡阳市纪委监委将整治形式主义与激励担当作为相结合,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干事创业,严查诬告陷害行为,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联合市委组织部、编办等部门建立核查工作机制,清退违规借调人员302人,并进一步畅通基层干部上升通道,让人才在基层留得住、有奔头。

  此外,该市选派1863名机关干部、科技特派员等下沉基层,培育村级后备力量4436人,实现“输血”与“造血”结合。新福村所在的台源镇作为特色农产品核心产区,村道翻新后,农产品运输损耗降低,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从“坐班填表”到下沉一线,衡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基层干部变“被动迎检”为“主动干事”,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4万余个。(通讯员  汤菁丽 王栋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