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纾困解难 菜农无忧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纾困解难 菜农无忧
日前,湖南省汉寿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该县围堤湖蔬菜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将一箱箱蔬菜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多亏你们帮着把预冷设备‘趴窝’这一老大难问题解决了,现在蔫坏的菜少了,卖价提高了不少。”见到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湖南圣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方正初放下手中的活,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作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汉寿县蔬菜常年播种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180万吨。该县纪委监委把护航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作为监督重点,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倾听农户、企业的心声。2024年,该县纪委监委在调研蔬菜产业时,方正初向工作人员反映了基地冷链物流的问题:“冷库预冷设备频繁出故障,地里的丝瓜不等人!一旦采摘不及时,订单就要‘跑光’。”
该县纪委监委了解情况后,随即约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督促抓紧整改。县农业农村、电力等部门联合办公,查明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基地电路改造滞后,导致电压不稳、设备“趴窝”。相关部门随即敲定整改方案并加紧施工。如今,该基地2万多立方米的冷库高效运转,蔬菜损耗率稳定在15%左右。
要让汉寿蔬菜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打通运输末梢的“梗阻”,还要从生产源头解决“顽疾”。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与县农业农村局组成的联合调研督导组来到汉寿福乐多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棚。掀开门帘时,该合作社负责人胡志友正对着一筐烂白菜发愁:“产量低,还这么多烂的,浇的肥都白搭了!”督导组从“烂菜叶”问题切入,调取近三年土壤检测报告,精准锁定问题症结:部分乡镇未严格落实“测土配方施肥”要求。
针对发现的政策落实打折扣、技术指导“挂空挡”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建立“监督发现问题—压实主体责任—实现系统治理”的监督闭环,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函,压紧压实农业农村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其成立整改工作组并加强技术指导。
在监督推动下,全县建立15个土壤健康监测点,组织科学施肥培训5场。现在,合作社里的白菜根腐病比以往少了四成。“以前一季撒4遍复合肥,白菜依然长得不好。现在根据技术员出具的‘体检报告’精准施肥,产量提高了,卖相也变好了。”胡志友说。
为切实守护百姓“菜篮子”安全,常德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打出监督“组合拳”,紧盯农残检测覆盖率不足等群众关切问题,通过约谈相关负责人、组建督察组直插一线,压紧压实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同时,针对监督检查中暴露的突出短板,如部分站点农残检测流于形式、追溯信息不全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运用“室组地”协同联动机制,由市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牵头,联动派驻纪检监察组并指导汉寿县纪委监委将护航蔬菜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领域监督重点,对近年来该领域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反馈及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中起底、深挖细查。在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汉寿县纪委监委共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整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70余起,受理问题线索40条,处理处分23人。
“我们将紧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服务落地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破除流通环节梗阻,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常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通讯员 聂盟 任智慧)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