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湘潭:织密“云”上监督网 大数据揪出幕后“黑手”

编辑:不详 发表时间:2025-09-25 18:07 来源:三湘风纪

前不久,湘潭市纪委监委对市住建局开展为期10天驻点监督,这种“小巡察式”的驻点监督虽然时间短,但因为有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赋能,照样能精准发现问题。工作组督促市住建局依托政务数据资源进行大数据交叉比对,准确识别并形成了不符合入住条件的公租房,目前正在积极整改中。这是湘潭市以大数据赋能公权力监督的一次有效实践。近年来,湘潭市纪委监委主动探索,率先建设纪检监察大数据中心,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理念融入数字治理,深化重点领域等多场景应用,促进监督执纪执法提质增效。

足不出户精准发现问题

湘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归集是实现公权力“云”监督的基础和前提。2020年底,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围绕精准监督检查和高效审查调查两大目标,建设了大数据中心、监督检查平台、审查调查平台、数据中转平台和电子数据调查室。“过去,查询资料需在不同业务部门流转,现在线上查询不仅增强了保密性,更压缩了时间成本,提升了监督效能。”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室负责人说。在办理该市陈某某系列案初核时,专案组调取的项目资料显示融资方、建设方与陈某某在通联记录上毫无关联。经大数据分析比对后,成功锁定项目牵线搭桥人身份。专案组以该线索为依托顺藤摸瓜,初步圈定了涉案项目的幕后实际控制人。日前,陈某某系列案已移送起诉。自平台启用以来,为20个案件分析数据近2000万条,助力医(社)保领域、粮食购销领域、三湘护农和“两带头五整治”等专项监督提质增效,发现各类问题线索1560余条。

关口前移推动“一起做工作”

着眼于强化大数据监督实践,湘潭市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导向,紧盯医保基金、养老服务、低保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失地农民征地补偿等民生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发建立了40多个专项监督模型,实现数据自动梳理、问题自动呈现、结果精准指向,有力推动了监督关口前移。“数据建模可以精准发现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更好规范权力运行,帮助我们发现和堵塞廉政风险点。”湘潭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黄俊霖回顾参与市纪委监委聚焦的专项监督数据建模经历,深有感触。这样的成效还体现在“机器管招投标”工作中。9月1日,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智能评标舱正式启用。中心交易数据视频与市纪委监委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实时互通,接受市纪委监委实时监督。双方还建立了违规处置、信访联动等机制,加强重大异常情形防控。

数字小切口引领作风新变革

近日,岳塘区农业农村局的一名干部在完成昭山镇的调研工作后,走进镇机关食堂,通过手机扫码完成了自助取餐。这种便捷高效的用餐体验,得益于湘潭推行的机关食堂“一卡通”改革,打通异地食堂就餐支付壁垒,系统覆盖全市322个机关单位。“目前全市已实现公务‘零接待’。”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直机关单位2025年1-8月公务接待费用较同期下降43.9%,干部职工出差自觉扫码自费就餐成常态。“‘一卡通’从源头上防范了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的发生。”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以数字小切口实现监督模式改革,在“校园餐”治理领域体现更为直观。“我们搭建湘潭市中小学校食堂采购管理平台,实现需求发布、供应商竞标、食材验收、资金收支全流程线上操作,有效避免了人为干预。”湘潭市勤工俭学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大宗食材采购改革与“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建设上双线发力,全市700余家学校食堂实现管理规范化、运营透明化、监管智能化。“我们将继续按照全省一盘棋的部署要求,扩大数据归集范围、深化模型构建应用、推动跨部门协同治理,把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更好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效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谢雨芬 胡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