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长沙:校准涉企行政执法尺度

编辑:孙志前 发表时间:2025-11-14 08:4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11月6日,湖南省长沙市司法局三楼会议室,市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在对全市今年以来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评查中要特别留意小过重罚、同类不同罚等问题,这背后可能存在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猫腻。”长沙市纪委监委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陈艳提醒道。据了解,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主要是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事后监督,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将移交给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进行研判处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今年以来,长沙市纪委监委聚焦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开展整治,紧盯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等环节,及时纠偏,严查侵害企业合法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促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的重要环节。此前,涉企职能部门行政检查“单打独斗”情况较为普遍,入企检查随意性强、频次过高,让企业不堪重负。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厘清哪些部门、什么事项可以入企检查,哪些检查可以多部门联合开展。在长沙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市司法局牵头推进“综合查一次”和跨部门综合监管,通过限制多头检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深度调研,我们全程跟进监督。经过梳理,向社会公布了全市行政检查主体数量、各部门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涉企行政检查计划,让企业对谁能检查、能检查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陈艳介绍。

 科技赋能让行政执法监督更精准。“今年只有过两次检查,检查人员每次都是‘扫码入企’,还当场向我们反馈了检查情况。”提起今年遇到的入企检查,长沙县晟象智慧物流园负责人舒佳明表示迎检负担没有了。在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长沙市全面推行“扫码入企”,要求检查人员入企前先登录“湘易办”APP进行登记,检查时主动向企业出示检查码,检查后及时反馈结果,接受企业监督评价,有效遏制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问题。

 涉企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群众感受。为及时发现并解决涉企行政执法中的作风问题,长沙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涉企行政执法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逐一排查梳理。同时,司法行政部门发布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公告,向企业发放“入企行政检查抽样情况统计表”,并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选任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行政执法评议会,拓宽企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并适时通报典型案例。为形成监督合力,今年8月,长沙市司法行政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起问题线索移交机制,截至目前,司法行政部门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相关问题线索29条。自今年长沙市纪委监委开展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以来,全市共排查处置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236条,处理处分71人。

 对发现的问题,长沙市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推动相关部门靶向整改,切实织密长效监管“防护网”。今年4月,该市芙蓉区纪委监委查处了该区东湖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原大队长刘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针对该案暴露出的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区纪委监委重点关注问题背后的制度缺失和管理漏洞,向区行政执法局制发监察建议书。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区行政执法局开展自查自纠,查找问题根源,健全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等15项制度,用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同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行政执法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记者 刘远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