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信访 清风拂桃源
桃源县纪委、监察局
桃源县位于湘西北,总面积4458平方公里,辖40个乡镇、876个村居、97.5万人口,是一个人口大县、版图大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任务艰巨。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信访举报案件线索功能的同时,更注重于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信访总量逐年下降,越级访、重复访得到有力遏制,信访秩序明显改善。2010年初至今共受理信访举报125件次,比上年同期减少21%,其中农村信访18件次,比同期51件次减少33件次,下降64.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扭住“牛鼻子”,预防信访问题滋生
当前,一些信访问题的产生有些是由于群众“不听话”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干部“不像话”造成的。要减少群众上访,就必须扭住党员干部这个“牛鼻子”,改进干部作风,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有力地防止了因干群矛盾诱发的上访。
一是设置红线,出台了作风建设“十条规定”。针对群众关于党员干部纪律松弛、作风不正等问题的信访举报较多的情况,县委在2010年初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十个凡是”硬性纪律规定,并制成《干部作风建设十条规定》小册子下发到全县党员干部手中,做到人手一册,让干部作风做到有规可依。同时,我们开展了“全县作风建设十大标兵”评选活动,在全县营造学习标兵、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二是强力整治,狠刹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漂浮、政令不畅、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请客纳礼、违规配备公务用车、打牌赌博等问题,采取反复查、查反复,反复纠、纠反复的呆办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通过专项清理、明察暗访、严肃查处曝光等工作,做到了小病早治。如针对干部群众对请客纳礼问题方面举报较多的情况,我们每年在节假日、高考升学等重要时段悬挂铺天盖地的标语倡导文明新风,各单位班子成员向县委签定公开承诺书,平时经常性地到各大酒店明查暗访,在县电视台公布举报电话,通过持之以恒的整治,有力地扭转了错误的思想观念,遏制了问题的滋生蔓延。
三是查案树威,警示了顶风违纪者。通过查处一批信访举报案件,达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管住一段的良好效果。2009年来,通过信访转立案32起,处分党员干部32人,其中科级干部10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查办的5起案件先后被市纪委评为全市“十大案件”。
二、根治“老乱子”,遏制重复信访反弹
建立了信访登记档案,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归纳,找出经常出现、反复出现的“老乱子”,剖析其背后的原因,从体制上完善,从机制上调整,从制度上规范,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起到了一片钥匙开几把锁的作用。
一是完善体制,正本清源。当前,很多信访问题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为此,我们着力从体制上进行完善,有力地防止了一些人钻空子搞腐败。近年来,我县部分干部群众经常到县纪委举报反映本单位财务不透明,收支只有单位一把手、财务主管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从中混水摸鱼。针对这一情况,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了财务自审,探索出了一条同级纪委加强对同级“一把手”监督的具体措施。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中民主推荐3至5名同志作为自审小组成员,由单位纪委书记任组长,自审小组对单位收支情况实行一月一审计、一季一汇总。对强化主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明显作用。我们的这一做法于
二是创新机制,釜底抽薪。积极采取对策,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机制,有效地治理了一些老难题。针对部分干部截留惠农资金导致群众举报多的情况,我们推行了“三卡合一”惠农补贴新机制,将农户的户籍卡、身份证卡和土地经营权证卡等信息核准后,统一导入到新的惠农补贴卡信息中,使新惠农卡上的信息真实、准确、唯一对应。由于将户主的土地承包面积导入信用社的专用数据库密码保存,村组干部再也无法下调村民的土地承包面积和套取补贴资金,使补贴资金能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户主凭本人身份证到信用社直接领取新惠农补贴卡,杜绝了代领或冒领现象的发生。
三是规范制度,治理盲点。在办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单位钻制度的空子,出台所谓的规定为个人或小集体捞取好处打掩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针对这些管理上的盲点出台了一些规范性的制度规定。2010年,我们针对群众多次反映部分单位在引资争项过程中奖励费用比例大的问题,县纪委信访室深入浯溪河乡明月山村、桃花源管理处等12个单位调查引资争项奖励问题,掌握了一手资料、弄清了具体情况、分析了问题原因、提出了治理建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就规范引资引项工作形成规范性指导意见,为此,县纪委以2011年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严肃引项争资、招商引资工作经费纪律的通知》,较好的规范了争资引项工作经费的管理。该项工作规范管理后,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遏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此类信访举报。
三、探索“新法子”,化解信访矛盾
积极创新信访工作新办法,尽最大努力把信访问题个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防范了越级访发生,防止了信访矛盾激化。
一是创新模式,推行了信访代理人制度。针对少数信访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正常的信访来维护自己的合理诉求,以至于“有理上访”变成“盲目上访、无序上访、重复上访”,我们推行了信访代理新模式,即在村(居)聘请1-2名有一定思想觉悟,有一定政策法律水平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或在职基层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信访代理员,通过县纪委对其进行信访代理人资格认证、经公示、群众认可后,对本村(居)范围内的正常信访行为进行“代访”,使信访行为更加有序、合理、依法,既维护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又很好的将信访人的情绪稳定在了基层,对化解信访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2010年初,县华泰公司部分员工因产权纠纷问题赴省进京上访,并酝酿群体性越级访。信访代理员代理该信访后,多次协调,积极引导信访人走司法程序解决产权纠纷问题,使这一上访苗头化解在了基层。
二是畅通言路,公开了主管领导手机号码。2009年,我们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惠农补贴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撰写了专门的信访分析报告,引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专题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减负惠农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印发了10万份《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将各项惠农补贴政策、项目及标准一并公布,增强政策的公开度,并将县纪委书记、县政府分管领导手机号码向群众进行广而告之,使涉农信访问题能迅速被主管领导掌握和得到及时解决。
三是开辟平台,实行了村务网上举报。2008年以来,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在桃源政府网站开辟“桃源阳光村务平台”,对涉及村务的50多项内容进行网上公开,一月一更新,并设置留言专栏,县纪委明确专人定时查看信访举报。推行这一工作以后,方便了群众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对村务的查阅、监督,特别是给群众举报干部提供了通道,避免了举报中人为的“肠梗阻”,而且上级监督机关可随时上网查阅,能及时发现举报并及时督促整改,提高了工作效率。此项工作2008年市委在我县召开了现场会,并且作为全市的唯一代表在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同志2010年11月19日专门批示向全省报道推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