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方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11-04-19 16:46 来源:中方县纪委


    近年来,中方县积极探索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监督方式,健全监督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切实增强了干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考核抓监督
   推行绩效考核。从2008年开始,中方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围绕“考什么”、“怎么考”、“谁来考”这一主线,制定出台了《中方县绩效考评方案》和《职能指标考评办法》、《共性指标考评办法》等七个具体的考评实施办法,以及《规范一票否决和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的实施办法》、《绩效考评整改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全县22个乡镇、70个县直正科级单位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初步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绩效考评制度体系,实现了考人、考事和考廉的有机结合。
    强化日常考核。一是扩大考核人员范围。在确定考察人员上,该县改变过去主要局限于组织部门内部干部中选派的做法,更加侧重于邀请退二线干部参加干部考察,侧重于从“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干部监督信息员。去年,该县从退二线干部中选派了6位领导经验丰富、办事公道正派的处级干部带队参加全县乡镇、县直单位班子考察,重点从“两代表一委员”中聘请了30名特约干部监督信息员开展领导干部日常行为监督,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改进考核考察方式。在考察考核方式上,改变过去不动干部不考察的习惯做法,采取督查考核、追踪考核、实地考核和驻地考核等多种方式,开展了经常性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近两年来,该县分期分批对所有乡镇、县直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考察,掌握了大量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县委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强化部门考核考察。建立了由纪检、组织、政法、检察、财政、审计、计生、信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每季度由组织部门牵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部门相互通报介绍情况,实现了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干部日常工作表现。
    运用考核成果。坚持干部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奖惩有机结合,做到“有为才有位,无为就无位”。两年来,该县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目标完成较好的20个单位给予了表彰奖励,对实绩突出的36名干部给予了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的8名干部给予了降免职处理,在全县营造了“考核出干劲、考核出实绩、考核出干部”的良好氛围。根据日常考核掌握的情况,去年,该县对工作滞后、群众意见较大的某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分别给予了降职调离使用;今年,对工作推动不力的县直某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调离,在全县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健全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抓监督
    重点监督关键人员。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关键是加强“一把手”的监督。一是推行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廉政承诺制度。今年5月,通过怀化电视台《中方播报》栏目,县财政、劳动、交通等20个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作出廉政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建立完善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规定凡涉及重大工作部署、重大财务事项、干部任免等,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后做出决定,“一把手”不得分管人事、财务和基建工程项目。目前,我县各单位全部实现了由单位副职分管人事、财务和基建工程项目。三是实行述廉评议制度。规定各乡镇和县直机关党政“一把手”在每届任期内至少公开述廉一次,对测评结果为“不合格”者,县委责令其引咎辞职或给予免职处理。四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将届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实行分类别经济责任审计。近三年来,该县共对25名乡镇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9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依据审计结果,共提拔重用干部3人,诫勉谈话2人。五是开展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去年,该县组织124名乡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家属到怀化监狱参观,听取“落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增强领导干部廉政意识。
    重点监督关键领域。严格财政资金支出,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认真落实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时监控各单位经费支出情况,对实际支出接近控制指标60%的单位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对超出控制指标的各项开支,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和乡财局一律不予报账。严格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规范公务用车审批程序和配备标准,厉行勤俭节约,去年下半年全县没有购买一台公务用车。严格监控招投标工作,实行施工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制”,率先在全市推行“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全县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药品及医疗器械设备等全部实行了招投标,有效预防了不正当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重点监督关键时期。对干部婚丧喜庆等有关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实行报批制。今年3月,针对大部分干部职工入住新县城、准备大办乔迁宴这一情况,县委进行专题研究,及时下发了《关于严禁干部职工违规举办乔迁宴的通知》,规定干部职工举办乔迁宴只能在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范围内进行,严禁向与自己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发出邀请,有力地刹住了这股歪风苗头。对于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组织部领导专门找其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强调工作纪律。针对领导干部职务变动、生病住院以及重大节假日和防汛防火等关键时期,该县在强调重申纪律要求的同时,通过聘请特约监督员、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等形式,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查处违纪违规等现象。
    三、坚持群众路线,畅通渠道抓监督
    积极受理群众信访。明确部机关各组室信访工作职责,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建立了办公室跟踪督办、分管领导指导督办、部长办公会集中审核督办的三级督办工作机制。构建信息传媒监督网络,县委组织部在“中方党建网”首页设立“部长信箱”,广泛收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自“部长信箱”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7个,均迅速进行了调查处理,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推行“组织工作开放日”制度,通过信息公开、业务咨询、开门纳谏、开门评部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建议。自2008年实行“组织工作开放日”制度以来,组织部共收到群众来信150余件,接待群众来访220余人。根据反映问题的情况和内容,发出函询25件,组织调查30件,办结反馈82件,办结率为100%。
    实行组工干部定期下访。制定完善了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规定部领导每人每月至少找5名以上科级干部谈心谈话,给予干部经常性提醒,帮助树立勤政廉政意识,及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该制度自去年实施以来,共梳理出有关问题12件,已办理落实11件。结合“组织部长大接访”、“组工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组织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去年来,组织部机关干部共走访基层群众1200余人,收集到有价值意见建议57条,化解信访积案5件。
    认真落实舆论监督。实行组织部门与中方电视台、中方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中方县党建网等“一台两网”负责人的定期座谈通报制度,定期向新闻单位通报干部考核、民主评议和选拔任用等情况,主动接受新闻单位的监督。在“一台两网”上开辟干部勤政廉政建设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干部监督工作方面的政策和规定,让群众知晓干部监督内容,切实解决了群众“不懂监督”的问题,有效地增强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