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2-01-17 09: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分享
近年来,宁乡县纪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采取多项措施化解各类信访矛盾,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环境。
一、 搭建“服务台”,创新信访工作格局
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为群众搭建“信访服务台”,着力解决群众信访诉求。
一是在乡镇建立“一部三中心”,集中处置群众信访问题。在全县乡镇设立了群众工作部,下设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和援助中心(简称“一部三中心”),主要职能是研究群众工作政策,反馈群众信访诉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援助困难群众,建立综合受理群众诉求、集中解决群众问题、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平台,形成了“群众投诉进一张门、问题解决在一个部、化解责任在一个人(群众工作部部长)”的信访处置机制。理顺了乡镇一级部门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信访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确保了大部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在全县建立短信举报平台,拓展群众举报渠道。在报纸和电视台公布举报电话12388和0731--88980973的基础上,将县领导、县直科局和乡镇一把手的手机号码在县内相关媒体上进行公布,通过政务服务窗口公开,方便群众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信访举报。县纪委出台了领导干部手机短信信访举报处置工作机制,县领导将收到的信访举报移交县纪委处理,各科局和乡镇领导收到的一般信访举报由本单位处理,特殊问题报县纪委处理。前移了领导干部接访窗口,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和群众诉求。短信举报平台建立两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共接收群众短信举报信息268条,处置信访问题321个,县纪委立案查处党员干部3名。
三是利用网络构建信访日常工作平台,实现信访信息资源共享。近年来,群众反映信访问题呈现一诉多投,重复信访的特点。县纪委、县委政法委、县人大等部门之间出现对同一信访件重复受理、交办和查办的现象,既占用了信访人员精力,浪费了信访处置资源,又容易产生对同一信访问题“又管又不管、都管都不管”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宁乡县纪委牵头,创建信访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信访问题受理、交办、查处等综合情况数据库,便于各部门及时掌握和调阅,从而达到信访信息日常管理专业化、内容更新适时化、处理结论统一化,实现信访信息资源共享。
二、 牵住“牛鼻子”,分类解决信访难题
信访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协调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就事处事”;又要牵住信访工作的“牛鼻子”,从源头找对策,使各类信访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化解。
一是深挖源头,解决共性信访问题。因政策不完善、资金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引发的群众信访问题,群众对信访答复和处理不满意,容易产生对政府和信访工作人员的对立情绪,导致重复访、集体访和越级访。宁乡县纪委认真开展调研,积极组织协调,针对信访问题中暴露出来的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性的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并修改完善。如原黄材粮站一名职工,86年因公死亡后其母享受抚恤金,2009年12月因企业改制,其母自2010年元月起未再享受。县纪委接到信访件后,协同信访局深入粮食、工业、供销、商务等系统进行调研,经调查,县粮食局对其母的遗属抚恤金是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2000年10月16日《关于企业改制置换身份时劳动保障若干问题试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办理的。县纪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该条款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建议进行修改,县委政府根据信访调查建议制定了符合时情的政策规定,从而使此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
二是总结经验,解决同类信访难题。在众多的信访件中,有部分群众以个体的形式反映相同或相似的信访诉求,例如:在开发力度较大的乡镇,近年来因征地款分配、房屋拆迁补偿及安置等原因引发了大量群众信访问题。宁乡县纪委抓住典型信访案例进行分析,摸索总结化解经验,并通过纪委主办的《纪检监察信息动态》在全县推广,取得了很好的化解效果。如针对征地拆迁过程中“外嫁女”征地款分配问题,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化解办法。即:大力宣传相关法规,给村民讲透征拆政策;借助司法力量,形成诉(庭)前调解、诉中调解、诉后服务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抓住“外嫁女”分配资格确认环节,主动靠前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这套化解“外嫁女”征拆纠纷的方法在全县推广,两年来先后在夏铎铺镇等乡镇应用,成功调解了30多起“外嫁女”征地款分配纠纷,取得了较大的化解成效。
三是加强基础,解决一般信访问题。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初信初访结案率,是防止“小问题变大问题,小纠纷变大矛盾”的关键。宁乡县加大信访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访等级台帐、复杂信访问题排查台账、办理信访问题双向承诺台账、重要信访问题督办台账和查处领导干部信访案件信息台账。加强信访工作日常管理,坚持做到“五个及时”,即及时受理、及时登记、及时报告、及时查处、及时反馈和上报。加强督办和指导,确保办案时效和质量,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健全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化解工作机制,出台《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规范了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使用原则及程序。根据这一试行办法,有效地化解了大屯营乡李菊红、黄材镇姜命泉等一批信访难题,促进了部分“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等信访老户“案结事了”。
三、 解剖“小麻雀”,总结提升信访成果
通过解剖信访问题“小麻雀”,对权力、资金和财务制度等易发信访领域,提出综合性治理意见和建议,促进相关单位落实源头性管理措施,不断深化信访工作成果。
一是规范权力运行。近年来,随着建设法制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各项政策法规相继颁布实行,各级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日益增强。但由于有少量法规制度赋予各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力空间过大,导致执法部门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对同类问题可能作出不同的处理结论,从而产生了大量群众信访问题。县纪委对这类信访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调研,出台了自由裁量阶次制度,规范了各部门单位的自由裁量权,有效防止了执法对象和执法人员利用法律政策空间谋取私利、引发矛盾等问题。
二是强化监管措施。当前,在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重要领域,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各项监管措施不力,引发群体性信访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这类信访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从解剖信访问题入手,不断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在有效预防腐败的同时,减少了诱发群众信访问题的根源。例如,针对工程建设投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监督方式不完善不到位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组织信访调查和研究,陆续制定出台了《宁乡县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宁乡县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办法》、《宁乡县政府投资项目违法违规问题举报奖励办法》等制度文件,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监管平台,防止了部分信访案件的产生。
三是完善财经制度。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国家对投入解决“三农”问题的资金日益增多,少数乡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信访问题。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结构复杂、项目主管部门多、管理难度大等情况,建立健全了七项管理制度,加强国家“三农”资金管理:整合制,整合财政资金,归口县财政局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新农村建设国家支付的资金统一到县财政局核算报账;直补制,国家对农民的直补资金直接拔到农民个人账户上;评审制,对重大项目进行评审,实行事前事中监管;公示制,实行村账乡管,村账村务张榜公示;释疑制,针对村民提出的疑问,把情况通过村民小组会或公榜形式进行解释;审计制,对村级财务和重大项目每年进行一次审计。随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有效减少了部分“三农”信访问题。(宁乡县纪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