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鼎城区特色廉政文化引“活水”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鼎城区特色廉政文化引入鲜活典型、善卷文化、乡土艺术三大“活水”,打造出了一批批立意高远、教育感染力强、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的廉政文化精品力作。

    注重教育引导,选好鲜活典型

    注重正面典型引导。注意发现身边涌现的勤廉典型,深挖鼎城区十佳领导干部和十佳善德公民的先进事迹,创作出了《好支书刘道军》、《枕头风》、《管女婿》、《选乡长》、《补票》、《张二婶请客》、《苏大姐做寿》等一大批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如丝弦曲《枕头风》以鼎城区三位清廉典型干部的夫人为原型创作,讲述作为“官嫂”的她们当好贤内助,吹好枕头风,使丈夫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协助丈夫过好“人情关”、“美色关”、“金钱关”、“权力观”,该曲艺获得了全国曲艺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

    运用反面警示教育。通过结合本区内发生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干部心理,对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丝弦曲《待挂的金匾》、《特别党委会》对“买嘴巴”的干部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

    提升作品内涵,深挖善卷文化

    深挖善卷文化中廉政思想精髓。在鼎城流传千年的善卷之德,对鼎城人民影响深远。善卷以布衣躬耕俭朴为荣,能够审时度势,不为名利所惑,善卷让王的淡泊明志,能使贪污腐败的官员想到廉洁,能让急功近利的干部反思己任。鼎城区坚持“深挖一口井”,将善卷文化中的廉洁精神和廉政典故充分运用到廉政文化创作中,配乐诗朗诵《清风拂鼎城》、湘北大鼓《管女婿》、丝弦《乡里的世界也精彩》等作品弘扬了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让践行清廉为民的道路上,闪耀着善德光芒。

    汲取善卷文化中优秀道德品质。谦让之德、教化之德、仁善之德、爱民之德、正义之德、淡泊名利之德,都是善卷文化中的优秀品质,鼎城区廉政剧目创作中注意旁征博引,赞扬具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党员干部,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欣赏节目中受到启发和警醒。

    突出地方特色,融合乡土艺术

    充分发掘民间剧本。鼎城区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拥有许多群众喜闻乐道的廉政历史典故和党员干部勤廉爱民的事迹。鼎城区成立了廉政文化工作班子,由分管宣教的纪委副书记任组长,宣传、广电、文化、剧团、文联等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专门的廉政剧目创作小组,深入全区31个乡镇走访群众,走访民间艺人,搜集到各类廉政剧目创作素材103个,发现廉政典型故事16个。经过廉政剧目创作小组的精心组织编排,打磨出了《苏大姐做寿》、《乡嫂骂夫》、《张二婶请客》、《老两口学毛选》、《补票》等众多廉政文化精品。

    大力丰富表演形式。鼎城区在小品、歌伴舞、诗歌朗诵、情景剧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更是充分借助常德丝弦、渔鼓、三棒鼓、常德汉剧、湘北大鼓等鼎城区的传统优势曲艺,拓宽剧目选材、丰富表演形式、提升艺术品位。民间曲艺体裁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表演生动活泼,既容易接受又易于记诵和模仿。鼎城区周家店镇创作的廉政渔鼓说唱《选乡长》,说出群众的心声,道出了“选人用人以德为先”的准则。

    广泛借力民间平台。鼎城区现有各种文艺团体200多个,从事文化产业的农民超过万人,每年开展各种活动10万次。为了调动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鼎城区纪委聘请了黄士元等全国著名剧作家指导廉政剧目创作。区文化馆去年共派出文化辅导20多人次,帮助民间剧团搞好节目编排。区丝弦艺术团、花鼓戏剧团对“送戏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活动现场示范指导。编排廉政文化戏《张二婶请客》、《枕头风》、《苏大姐做寿》等投入经费30多万元,区花鼓戏团每下乡演出一场廉政文化内容的戏剧,区财政补贴2000元,每在区外演出一场,补助5000元。还通过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民间职业剧团大赛把鼎城区的廉政剧目向群众充分展示,深入干部、深入社区、深入群众。(鼎城区纪委干教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