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宜章县:三举措助推廉政文化建设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宜章县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以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普及廉政知识、增强廉政观念、培养廉洁情操为目的,以廉政文化“七进”为抓手,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一、巧抓机遇,推动廉政文化融城。今年是宜章县争创全省文明县城的关键之年,县纪委监察局抓住有力时机,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结合宜章实际,在县产业承接园创建了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与企业文化及施工安全教育互相融合形成了园区廉政文化;在县产业承接园至县人民检察院路段打造廉政文化街,将廉政文化与道路绿化景观融合,相互辉映形成了廉政文化示范街;在县消防大队,将廉政文化建设与部队革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忠诚、为民、廉洁、奉献的红色廉政文化。与此同时,在文明县城各网格区的文明道德宣传栏里,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寓意深刻的廉政故事、格言警句、漫话诗歌、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治情操。
    二、创新载体,扩大廉政文化影响。近年来,宜章县高度重视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及载体,在求“新”求“实”上下功夫,在增强廉政文化感染力渗透力上下功夫。一是精心设计建造了县人民检察院廉政文化长廊,被郴州市纪委授予“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廉政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分为学习篇、正气篇、惩治篇、警示篇等10个篇章;图文并茂,直观醒目,贴近现实。展示的典型案件既有全国范围内有震动的案件,又有郴州市近年来查处的贪腐要案,起到了直观、生动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为全县及周边地区党员干部廉政文化教育创造了良好平台,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在中夏广场设立了廉政影院。由宜章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县移动公司、县计生委共同出资,县电影公司具体负责每天晚上在县城中夏文化广场免费向市民播放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同时插播廉政公益广告、廉政格言警句等。廉政影院自设立以来,放映影片1500多场次,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极大地拓展了廉政文化影响面。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廉政文娱活动。宜章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廉政书画作品比赛、廉政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活动参与和艺术享受的过程中得到感悟,受到启迪。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廉政文化宣传。每年利用县委中心学习组“蒙泉讲坛”平台,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和教授全县党员干部做反腐倡廉形势教育报告;在县电视台设立专栏,播出廉政短语,宣传勤政廉政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特色,确保廉政文化实效。宜章县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鲜明的本土特色,使广大干部群众全方位地感受到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气息,确保了廉政教育入脑入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县纪委监察局将每年度查办的典型案件进行详尽剖析,从案件当事人的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分析其腐败堕落的过程。并将剖析材料印发给全县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景区的“七进”活动,以点带面的方式拓宽廉政文化影响面提升廉政文化渗透力。三是探索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廉政教育。宜章历史廉政文化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代兵部尚书邝野遗留下的珍贵家书《训侄侗四首并序》,不愧为中华民族崇廉耻之风的文化奇葩,因此,邝野家书被作为全县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宜章也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县内有星火广场、中夏广场、年关暴动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所。近年来,宜章县大力实施红色文化教育与廉政教育双结合的干部教育模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体验廉政文化,如县文化局根据红军长征中真实事迹创作的舞台剧《半条棉被》就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宜章县纪委宣教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