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江华:瑶文化与廉政教育“无缝对接”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北麓,潇水源头,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金三角地带,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519个村(居)委会,4个社区,总人口51万,其中瑶族人口34万,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近年来,该县巧“搭台子”、广“谱曲子”、常“赶场子”,将廉洁教育融入瑶文化之中,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政主题教育。
   巧“搭台子”,建设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江华是全国最大的瑶族自治县,以盘王故事为主体的瑶文化是南岭文化甚至是全国瑶族历史文化的核心,瑶族历史饱含勤劳智慧、勇于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团结奋进的廉政思想。该县大力挖掘瑶文化资源,实行瑶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有效融合。投资1.7亿元修建了瑶族文化公园,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瑶族图腾坊,在江华火车站站前广场建好了全世界最大的瑶族铜铸长鼓。拨专款将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盘王殿修缮一新,注重发挥瑶文化廉政思想的外在影响力,实现寓廉于乐。通过举办盘王节、文化旅游节、美食节、民间艺人上刀山下火海特技表演、瑶族长鼓舞大赛、原生态瑶歌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瑶文化廉政思想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广“谱曲子”,丰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内容。瑶歌,是江华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样式,瑶族同胞素有闻歌而聚的习俗,以歌会友,以歌劝谏,情在歌里,理在歌中。瑶歌是江华人最生动的语言,瑶族是个歌唱的民族,恋爱唱,结婚唱,劳动唱,休息唱,生儿育女唱,百年归寿唱,开心的时候唱,忧愁的时候也唱。一个政策,一项决策,一部法规,开十几次会也顶不上几曲瑶歌让群众记得牢,记得住。该县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优势,不断丰富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大力开展瑶文化作品创作,请瑶家山寨的歌师、歌者将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精神、优秀革命故事、党纪法规改编成瑶歌,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精品成果,使廉政文化建设成果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贴近群众。出版发行了《瑶都宝藏——江华文化遗产志》,创作了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亚广联金奖的《盘王之女》《大瑶山放歌》等音乐作品,创作了荣获全国群星奖银奖《木龙歌》。县财政拿出10万元专项资金,重奖18名在传承瑶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全面开展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农村活动。把江华瑶文化进校园作为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内容,把沱江镇一小作为“校园瑶文化传承基地”试点学校,音乐课教的是原生态瑶歌,体育课教的是长鼓舞,学生做早操、课间操,就是跳长鼓舞比赛。
   常“赶场子”,扩大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效果。瑶族同胞的节日特别多,除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外,瑶族同胞还有“赶鸟节”、“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盘王节”等特色节日,每逢节日盛典,就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该县充分利用瑶族同胞爱唱歌的传统习俗,采取“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方式,邀请瑶族歌师对创世歌、起源歌、理歌、生产歌、苦歌等反映了瑶族历史和生产生活的歌词进行适当增删与修改,融入劝廉、颂廉元素,组织文艺小分队下农村、赶墟场、进学校巡回演出,用歌声、舞台、故事等营造廉洁的生活方式,让群众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接受到廉洁教育。如该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大歌》一年内被演出40余场次,观众达3万余人。(江华县纪委  尹世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