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推进公开回复民主评议 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近年来,基层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不时发生,已成为纪检信访工作的难题。作为省纪委信访工作联系点,慈利县纪委于2012年立项创新开始对经济类举报、涉农类举报、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等五类信访问题采取公开回复民主评议的形式进行公开回复,两年来共对19件重大信访问题进行公开回复,其中17件已完全息访,成效明显。
一、主要创新做法
(一)建立工作体系,形成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工作机制,该县纪委于2012年5月制定了《重大信访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规定评议工作按照八个步骤进行,即确定案件、调查核实、公开回复、集中评议、个别座谈、民主测评、宣布结论、沟通交流。全县各单位、各乡镇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公开回复工作机制,确保了重大信访公开回复工作有章可循。二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分管信访举报工作的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常委任副组长,委局机关各室负责人及信访室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委局本级重大信访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并对乡镇及县直单位重大信访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加强督办、协调,确保了公开回复责权明晰。三是界定评议范围,明确对五类信访问题办结后进行公开评议,即经济类举报、涉农类举报、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并明确上访人的权利义务,将公开回复工作纳入综合考评范围,确保信访件得到圆满解决。
(二)注重回复“四性”,确保评议效果。为保证评议结论的公正、公平、合法、合理,易被当事人理解和接受,在民主评议公开回复工作中突出“四性”。一是注重民主评议的公正性,公开回复严格按照法规政策办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有理、有据、客观的原则作出评议结论。二是注重评议结论的可行性,公开回复充分考虑信访问题的背景、现行政策、群众心理、责任单位(人)等客观因素,保证评议结论得到认可。三是注重公开回复的社会性,充分考虑信访问题的处理导向作用,严格组织公开回复工作,避免产生负面影响,两年来公开回复群众满意率绝大多数达到90%以上。四是考虑公开回复的前瞻性,以有利于社会稳定为目标,引导上访人转变观念,切实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信访问题中的合理诉求,使其息诉息访。
(三)分类做好处理,提高回复质量。为了确保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工作落到实处。采取对民主评议公开回复分类进行,在召开民主评议大会前,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对信访问题民主评议有异议的,属于政策方面的问题,组织查询有关法规政策依据,并向上级业务部门请示;另一方面,对应公开回复的信访问题中,属于事实不清的问题,责成重新复查,核清事实后再进行评议。
二、主要成效
对重要信访问题办理结果实行公开评议,一是可以澄清是非,消除举报人、被举报人及其单位三者的思想顾虑;二是可以化解矛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可以从调查的问题中吸取教训,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最终达到避免或减少重复、越级信访。
(一)实现了成功息访的工作目标
实行重大信访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工作以来,在业务范围内,未发生大规模进京赴省上访、影响全县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截至目前,慈利县纪委已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开回复19次,其中除2件信访件仍有人继续上访外,其它17件均已息访,而这2件信访均为业务外的信访
(二)开辟了化解信访积案新途径
信访问题办理结果通过民主评议可以充分听取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陈述和申辩,使争议双方进一步澄清事实,消除举报人的消极对立情绪。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举报人感情宣泄的心理需求,促使信访人放弃过多或无理要求,从而有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如今年三官寺乡射泉村村民反映该村村级财务、计划生育、生态公益林等方面的问题,此信访件有105人署名举报。接到信访件后,三官寺乡纪委立即与林业、计生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由于该信访件举报人数较多,必须采取召开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大会方式向群众解释清楚,以防发生大规模的重复访、越级访事件。今年8月22日,在该县纪委信访室的指导下,三官寺乡纪委联合调查组召开了公开回复民主评议大会,对信访件所反映问题逐一核实,对查实的问题进行了通报、整改,对查否的问题向与会代表作了细致的解释,与会代表对反映的问题有了清楚了解,消除了误解,化解了矛盾
(三)增强了办信工作公信力
重大信访公开回复民主评议是纪检监察机关解决信访难题、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是集民智、顺民意、解难题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公开、民主、透明的处理程序,让群众看到了办信人员工作的责任性、诚信度,增强了群众参与信访、表达意愿、建言献策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自2012年该项创新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纪检范围内共召开民主评议公开回复大会19次,每次民主评议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检验了调查处理结论的可行性
评议会可以促进公正公开,是对办理质量的一次检验过程,有利于办案单位和办案人员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讲明政策法规。特别是通过与信访人面对面质证和辩论,更能说服信访人。如重复反映庄塌乡水田村村级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干部贪污、工作作风不正等问题,乡纪委多次进行了调查,并已作信访结案。但信访人仍不断向上级纪检部门反映。调查小组在调查过程发现,此举报件虽然是102人署名的信访件,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知情,主要举报人是3人。该信访件共反映6个问题,其中,反映该村班子集体违纪的问题查实,乡党委政府及时对该村班子集体违纪问题作出了严肃处理,对4名村干部予以停职处分。此次水田村支两委班子的调整在全村范围内影响较大,为此,庄塌乡党委政府、乡纪委决定召开公开回复大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以达到息访的目的。会上,评议人员对办理结果进行评议,增强了信访问题办理工作的透明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五)规范了信访事项的处结
双方当事人与办案人员通过零距离对话,搭建互相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尊重和体现信访人和群众的知情权,突破过去单方面处理信访问题的局限性,把问题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让社会公众认清事实,明辨是非,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促使相关部门和办信人员更加注重法规政策的严谨性和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有效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促进信访事项办理更趋规范。如该县三官寺乡一名教师反映该乡中心完小校长李某以权谋私的信访件,由县纪委、县教育局纪委、三官寺乡纪委形成的调查组查结后,召集了学校教师、部分群众等相关人员进行民主测评公开回复,会上,调查组对该教师反映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列出相关证据,消除了误会,同时向参会的教师和群众说明,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此次民主测评满意率达94.91%,取得了预期效果。
(六)减少或终止了重复信访
有的信访案件,多次反复组织调查、复查,尽管结论一致,但由于双方缺乏沟通,信访人仍未能停访息诉。慈利县纪委信访室配合张家界市纪委信访室开展的创新工作,将召开公开回复民主评议会议与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化解难题相结合,既畅通了渠道,又强化了责任,最终达到息访目的。2012年,溪口镇里仁村村民朱某反映该村党支部书记朱某在村级财务、一事一议、低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信访件。该镇纪委就此信访件开展了认真调查,并未发现该村党支部书记的问题,而且朱某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他道听途说的,拿不出任何证据,于是对其进行了耐心解答,召开了公开回复大会,大部分群众对调查结果表示满意,但是朱某仍然不断上访。通过对朱某进行一系列调查了解到他曾在本村投资数十万元发展产业,后来因生意失败而迁怒于村干部,因此多次上访反映该村干部多方面的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并核实该村党支部书记不存在违纪问题后,该县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对朱某进行开导。在开导过程中,他渐渐认识到自己因道听途说的事轻易上访的不妥之处。考虑到他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县纪委又帮助其联系相关单位,为他指明创业门路,让他重燃生活的希望,由于朱某认清了过去投资失败的原因,现在的生意做的很火红,以前的重复访现象再也没有发生。(慈利县纪委信访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