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开福区:让廉政文化引领农村社会风尚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3-12-18 17:25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造崇廉尚廉的社会环境,长沙市开福区纪委在捞刀河社区打造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通过开展“访贫思廉、教育倡廉、活动兴廉、环境清廉”等一系列活动,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触角多层次多领域延伸。
   制度促廉,以制度完善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捞刀河社区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社会管理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探索总结居民自治、民主监督的特点与规律,完善社区民主监督组织的运作机制。一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居务公开”监督制度、协商议事委员会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工作、学习、考勤制度等一系列的责任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并对贯彻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检查考核,掌握进度,找出差距,解决问题,推动了工作的落实。增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人员力量,及时更新并调整了公开栏的内容,低保、再就业、劳动监察、老龄、残联等各项工作都自觉公开人员职责、联系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建立监督服务组织。社区结合实际,分步建立了“一会三组三站”的监督机构和服务组织。“一会三组”即建立由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纪检书记的居务监督委员会,下设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社区干部勤廉评议小组,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并对社区“两委”工作实施监督。“三站”服务组织即为民服务站、居情民意信息站、文化艺术站,多渠道收集群众建议和意见,抓好整改与落实。三是监督管理到位。创新党员的管理模式,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星级评比工作。让党员亮出身份,把党员要干的实事、好事,争创的星级向群众公开,并签订承诺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每半年组织一次评星,对星级评定在八星以上党员可参与优秀党员评选,对五星级以下的列为后进党员,由社区党委重点进行帮助教育,督促其整改升级。今年,社区党员干部无一例违纪违法行为,在星级评定中有30人争创了9-10颗星,最少的也有6颗星。聘请了五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对社区党委成员每年的述职述廉进行民主评议,对社区重大事项进行听证评议和监督。设立廉政信箱,听取居民群众的合理建议和意见,使群众“督廉”作用真正得到发挥。
   
                                                        捞刀河社区开设廉政党课
   环境清廉,营造清正氛围
   一是建立廉政文化长廊。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廉政漫画,一条条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廉政故事……捞刀河社区将廉政文化融入漫画中,通过生动的漫画图片、深刻的格言警句等表现方式,让社区干部和群众在休闲娱乐过程中不断受到廉政文化熏陶,从而在全社区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二是浓厚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廉政宣传板报、广场演出、路灯廉政广告等形式进行多视角宣传。注重抓好廉政教育与学习,充分利用远程教室,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史、廉政建设培训材料,播放警示片、宣传好人好事。三是建立廉政政策自助查询系统。社区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电子显示屏和借助“阳光三农网”平台,实现了党务、政务、居务、重大事项的公开和反腐倡廉制度政策自助查询。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重大决策依法依规在网上公开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形成一个上下互联、及时公开、便于查询的信息公开平台,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走上科学化、制度化、阳光化轨道。
   
                                             捞刀河社会廉政文化宣传栏
   突出廉政基础作用,确保民生改善
   一是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始终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保障民利的基础,抓住群众关切的问题,扎实开展农民建房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和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等工作,将惠农政策补贴到农户的资金、烈军属优抚、困难户(包括五保户、低保户)补助、集体三资交易情况等信息在阳光三农网进行公布与公示,确保惠农政策宣传到户到人和惠民资金专款专用、公开透明,逐步构建了群众信任的公益体系。二是开展“大走访”和结对扶贫帮困活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到特困户、困难党员、孤寡老人、低保户及残疾人家中走访慰问,像亲戚、邻居、朋友般打招呼、拉家常,及时了解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修缮破损房屋,解决住房困难,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拆迁安置过程中,200余户拆迁户,没有出现一例上访,确保了一方稳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