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先导区:“三个创新”全面推进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自今年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全面推进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以来,积极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寻找新的载体、方式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干部廉政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以全员参与提升廉政意识。先导区逐级召开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动员会及培训会,通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程梳理”的方式,使干部职工得以重新审视、分析自己工作岗位行使的是怎样的权力、权力的来源是什么、权力的潜在廉政风险是什么、风险程度有多高以及如何防范等,培育和提升了干部职工廉洁从政、防范风险的良好意识。在对职能职权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中,也纠正了个别干部职工原本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如有的人认为自己不是领导干部所以没有什么风险可防,有的将风险等同于腐败行为担心非议,有的认为查风险就是限制办事效率等等。通过试点排查,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廉政风险是对岗不对人,有权就有风险,排查风险是保护干部、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
二、以岗位为核心推动廉政风险量化。先导区按照“权—岗—人—风险—防控”的工作模式,突出重要岗位和重点人员,认真排查岗位廉政风险,以此为契机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同时,制定了《廉政风险程度量化评定表》,客观如实地对流程中每个环节点评定风险程度,再根据岗位所涉及工作环节的风险程度的累加来计算出该岗位的整体风险,实现了岗位廉政风险的全面量化。
三、以分级防控突出责任要求。在全面排查出风险点并对风险进行评定后,先导区按风险高低将岗位划分为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出台了不同等级岗位的风险防控制度和措施。对不同等级岗位提出了差异化的风险责任要求,突出了对一级岗位人员(重要岗位和重点人员)的风险责任要求。
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能将宣教工作、效能建设、监督工作相结合,是系统化的廉政建设举措。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对于先导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先导区通过在全系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将风险防控管理融入到各部门、单位、公司业务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之中。(纪工委 邓辉)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