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提升廉洁文化内生动力

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开展以来,桃源县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宣、育、律、督、效”五字方针提升廉洁文化内生动力,推动党员干部人人倡廉、时时守廉、事事促廉,为打造廉洁桃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宣”字为先,该县狠抓廉政建设,坚持正确的思想道德导向。一是拓展廉政文化建设阵地,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子网络开展了广泛的声势浩大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常德日报桃源版、桃源电视台和廉洁桃源网分别开辟了廉政专栏、专版,并在县城和主要集镇设立了13块大型固定宣传标语牌、32块路灯宣传牌、35块灯箱广告牌,悬挂338条廉政宣传标语,把反腐倡廉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育”字为重,深化主题教育,保持干部队伍干净做事的“阳光”氛围。一是开展“党委书记讲廉政党课”工程,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环境。二是着力推动廉政理念的根深蒂固,大力开展廉洁文化六进“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广播影视、新闻媒体和网络等多种载体,持续深入营造廉洁环境,挑选2000余册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图书、报刊建成廉洁书屋,将廉政观念和行为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廉政文化渗透力。
“律”字为要,规范干部行为,用制度建设净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严防“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二是制定了《县委党校廉政知识培训制度》、《廉政法规学习制度》等7个涉及廉政方面的制度和办法,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促使党员干部严格自律。
“督”字为牢,强化干部监督,促使党员干部自警自省、廉洁高效。一是建立健全廉政风险排查机制,将廉政风险排查与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己查、群众提、专家审、组指定”的方式,全面排查廉政风险;二是拓宽监督渠道和方式,发动廉洁志愿者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让不正之风无处藏身。
“绩”字为本,保障社会发展,弘扬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一是把党风廉政与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实绩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二是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实行县级领导领办百件事实,机关单位优化千项服务,县乡干部帮联万名群众,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从而推动廉政教育机制的完善优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桃源县纪委宣教室 黄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