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资阳:抓早抓小,构建廉政早提醒平台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4年以来,资阳区纪委立足“三转”,强化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理念,在提醒教育、制度预警、案件警示、信息公开上下功夫,通过移动公司短信网络、资阳新闻网“政纪新风”专栏,以及各乡镇(街道)和教育、卫生等区直单位的区域短信网络,构建区镇两级廉政信息体系,打造“资阳廉政早提醒”信息平台,涵括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区级代表委员、企业老板员工以及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等各类人群共1200多人,形成从区直到镇、村,从机关、部门到企业、社区的廉政信息立体宣教网络。通过不定期发送廉政提醒短信、通报案件结果,同时在新闻网同步转载短信提醒内容,实现全区党员干部和村镇、社区的廉政教育全覆盖,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我区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抓早抓小,提醒教育“早防范”
      短信提醒“早打招呼”。 立足“抓早抓小”,着眼预防教育,针对作风懒散、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购物、奢侈浪费等现象,及时发信息打招呼,从而减少腐败的发生率、降低干部的违纪率。同时,通过资阳新闻网“政纪新风”专栏,在网络同步转载短信提醒内容,扩大提醒范围,强化对党员干部的预防教育。今年以来,在移动平台先后向全区领导干部及“两代表一委员”发送廉政短信54720条,在资阳新闻网转载廉政提醒信息39则。
     日常教育“早扯袖子”。 在节假日、重要节点发送廉政短信,以经常性的教育提醒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守住廉政底线。依托“党纪条规教育年”活动,开展演讲思廉、警示助廉、测试考廉等多种形式的党风政纪和廉洁教育活动,并将教育内容和效果通过短信和资阳新闻网予以公布。截至目前,组织全区65家区直单位开展“严守党纪、廉洁从政”演讲比赛;200多名领导干部赴赤山监狱接受警示教育;763名副科以上党员干部接受党纪条规考试。
     二是建章立制,制度预警“早划线”
     建章立制,划出“红线”,制度预警强化约束。编辑《纪检监察法规汇编》,出台《违反作风建设“8个一律免职”“15个一律问责”暂行规定》、《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实行“十个严禁“的规定》等一系列刚性制度,通过“资阳廉政早提醒”平台及乡镇(街道)部分单位的电子显示屏反复发布预警,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拉响“警报”,实施廉政预警。将重要单位及位居腐败风险易发多发重点岗位的党员干部列入廉政预警的对象,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提醒短信和提醒公函,督促整改,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截至目前,共对11个单位、116名领导干部有针对性的发送了廉政短信和廉洁自律提醒函。
     三是警钟长鸣,典型案例“早通报”
     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功能,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曝光,对重要案件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结果,以案说法,让领导干部识别更多的“警戒线”和“雷区”,强化党员干部廉政风险意识。今年深入剖析了新桥河镇原副镇长黄建波利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建设谋取私利典型案例并在全区范围予以剖析曝光,给全区领导干部敲响廉政警钟;针对《六高校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涉案帖子,通过网络和短信公布案件进展情况和最终处理结果,受到网民和群众的称赞。
      四是信息公开,惩戒问责“早知道”
      对违纪违法案件和作风建设典型问题点名通报曝光,对我区反腐倡廉工作动态及时报道,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今年以来,在移动平台发送廉政短信54720条,在资阳新闻网发布廉政经验信息117篇;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益阳日报刊播作风建设头版头条和专版,推介经验做法,通报典型案例。特别是制作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暗访视频短片,在全区作风建设大会上播放,在全区引起强烈反响,形成有效震慑。通过及时发布我区重要案件的立案调查、处分处理情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事项,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资阳区纪委贺加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