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汝城:廉文化教育基地游客火爆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清明期间,汝城县濂溪书院迎来游客高峰,最多一天接待游客创历史最高,与往年同期增长6倍以上,成了一道学廉思廉的亮丽风景。该院院长感言:这是2014年9月该院被命名和授牌为“郴州城镇群廉政教育基地—廉文化教育基地”以来带来的变化。
     960多年前,世称濂溪先生的周敦颐在汝城(当时名桂阳)任县令,风华正茂的他一边勤于理政,政绩卓著,百业兴盛,文风鼎盛;一边潜心研学,写下了名篇《爱莲说》、《拙赋》等。其中,《爱莲说》表达了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怀和廉洁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濂溪文化。
     近几年来,汝城县积极探索濂溪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大力开展廉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提升拓展了廉政教育宣传基地的内涵和品味。在充实硬件建设和收集完善相关史料的同时,培养了数名专职解说员,让前来学习参观的游客们,在饱览有关周敦颐廉文化文字或影视资料的同时,更能聆听解说员关于周敦颐廉政思想的诠释,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濂溪文化的洗礼。二是极力发挥传统载体的作用,传承濂溪廉政文化思想。坚持“以书传廉”,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先后编写了《汝城濂溪书院》、《周敦颐与汝城》、《濂溪学研究》等书,并将其作为开展廉政教育的重要教材,发放给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出售给游客学习。三是极力打造新的载体,优化濂溪廉政文化的宣教和传播手段。坚持“以艺颂廉”,综合运用展览、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爱莲助廉”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濂溪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坚持“以媒宣廉”,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等宣传媒介,宣传周敦颐与汝城的历史渊源及濂溪书院、濂溪文化知识。通过多种形式,打造了濂溪文化品牌,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濂溪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增强了濂溪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2014年9月,汝城县濂溪书院被命名和授牌为“郴州城镇群廉政教育基地—廉文化教育基地”。
     书院被授予廉文化教育基地以来,市、县多种媒体有效加大了宣传和推介,使得周敦颐廉文化思想尤其是在汝城留下的廉文化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和仰慕,吸引了前来参观的省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涮新了游客记录。(汝城纪委宣教室  陈华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